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第181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维桑瑞拉·坦格利安(高h NP 吸奶 ntr 乱伦)、静海旖旎(校园高H)、小梨花(校园h1V1)、招蜂引蝶、【星际abo】洛希极限(H)、武动乾坤之淫符林动、【崩铁乙女】总合集、记忆之场、
叶秀娟一直低头忙着织围巾,倒是没注意叶亮眼底闪烁过的愧疚。
……
次日一早,老叶家的人是被饭香的味道勾醒的。
“小超,做了什么好吃的?”张喜凤最先来了厨房询问,说完话还不忘咽了咽口水。
这一年来,她跟着吃了不少好吃的,如今对吃没怎么上瘾。
不过今儿这味儿闻着上瘾,还没看着东西就觉得馋得慌。
“咸蛋瘦肉蔬菜疙瘩汤。”叶超回答,同时掀开锅盖,“熬了一个小时。”
“啥?”
张喜凤一讶,疙瘩汤就疙瘩汤,里面咋还加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听都没听过。
“妈,快洗漱,一起尝尝。”叶超边说边拿了碗过来盛好。
张喜凤暂时没多问,立即拿盆子打热水洗手洗脸。
老叶家的其他人也在这时候进了厨房。
厨房的两张小圆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饭。
碗里红黄白绿各色搭配,看上去令人很有食欲。
张喜凤跟宁宛抱着孩子进来,牛金芳也带着小猪蹄过来坐。
叶绍行跟叶爱国以及叶亮搬运小摇床车,一个小团子一个。
三小只躺在摇床车里咿咿呀呀,倒是乖巧。
“三哥,这疙瘩汤里咋还放了肉啊?真好吃!”叶秀娟尝了一口,忍不住好奇问。
叶亮也觉得好喝极了,“三哥,这你发明的不?”
之前吃的疙瘩汤都是纯面粉做的,没有加过别的东西。
今儿这么一吃,稀奇又美味。
叶超跟宁宛对视一眼,随后他道:“不是我发明的,很早的时候就有。只不过后来大家的日子过的紧,没多少吃上白面的,也没那么多的讲究,就不这么做了。”
“我这也是那天无意间看见一本食谱上记着,就想着做一下,反正简单方便,喜欢吃的话,以后我常做。”
虽说现在的冬天,但家院子里有个迷你大棚,里面种着一些反季节蔬菜。
今儿这疙瘩汤里放的油菜跟西红柿就是院子里摘的。
咸蛋黄是张喜凤腌的鸡蛋里抠出来的,蛋白也在疙瘩汤里打散做熟了。
“好吃好吃,老三你这手艺真不赖,你大哥这辈子是赶不上了。”
牛金芳三两下就扒拉了一碗,说完话,她看了叶爱国一眼。
叶爱国立即拿起她的空碗起身去盛新的。
都忘了什么时候,老叶家吃好吃的饭菜也如此自由,谁吃都管饱。
叶超笑了笑,看向宁宛。宁宛接过话茬儿,“大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大哥种地就是一把好手,咱家院子里这些菜都是大哥种的,你看长的多水灵。”
家里的蔬菜种子都是张喜凤在种子站买来的,宁宛想在空间拿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过叶爱国勤劳,打理的每一棵菜涨势都相当喜人。
“种地算啥本事啊?是个村子里的人都会,我都会。”牛金芳一点儿不觉得拿得出手,但她也知道叶爱国不是学做饭的料,没有求叶超教。
叶爱国也不恼,端着疙瘩汤回来,坐下继续吃。
他心里想着,牛金芳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有功,能谦让就谦让,说两句又不掉块肉。
宁宛心思活络,倒是觉得接下来的日子里多给家里人启发启发,是时候让大家找找各自的人生目标了。
还有两年的时间改革开放,提前定好目标,利用这些时间做足准备。
有句话不是说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嫂子,别小看了种地。种地是门手艺,就好比有的人种的地产量高,有的人种的产量低。会种跟会种地可不一样,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宁宛认真说着,牛金芳听着也来了精神。
别的她不懂,但宁宛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发话了,那就是真的,她信。
再看叶爱国的时候,牛金芳嘿嘿笑,“没想到种地还成了你优点了。”
叶爱国挺了挺腰杆,神气劲儿也上来了。
“不是我吹牛,你问咱爸,种麦子移苗的时候,我做的最快最好,咱队里就没一个赶得上我的。”
第217章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
叶爱国说完,牛金芳啧啧道:“哎呀哎呀,夸你两句还喘上了。”
“嘿。”叶爱国笑出两排大白牙,随后低头继续吃东西。
大家围坐桌前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地吃完早饭。
叶超还要去上两天班,二十七才能休息。
今年的二十七跟往年不同,牛金芳的娘家妈没来找茬儿。
上回的事过了一年,也不知道老牛家咋样了。
老叶家的人没过问的,当初生小猪蹄,老牛家那边没被抓进去的亲戚愣是没一个登门的。
也因此,牛金芳寒心,再没在老叶家提过家里任何人。
爆竹声中,老叶家的三小只过了人生中第一个春节。
正月十四这天下午,宁宛心血来潮,拉着张喜凤做起了元宵。
江米粉做元宵皮,黑芝麻花生做馅料,婆媳俩“滚”出来一盖顶又白又圆的元宵。
当天先下锅煮了点儿,跟汤圆不同,元宵的汤是白色不透明的,但吃上去更有咬劲儿。
馅料自己做的没那么甜,清甘喷香,好吃的不得了。
要不是担心不好消化,牛金芳都能吃上两大海碗了。
正月十五。
城里有踩高跷玩龙灯的,宁家贤宁知渔嫌乱,主动在家给看着仨孩子,老叶家人还有宁简舟一大早就进了城。
除却他们之外,其他村子里的镇子上的人也都结伴进城去看热闹。
县城的几条主街上人山人海,有些个头儿矮的只能瞧见乌泱泱的人,但跟着大家的步伐还是相当起劲儿。
李师傅知道年轻人喜欢热闹,主动去给叶超替班。
人群里,叶超跟宁宛走在一起,因为人太多,“被迫”紧挨着。
“来了来了!高跷队来了!”
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众人纷纷伸长了脖子去看。
宁宛刚好站在最边上,能清楚瞧见远处走过来的高跷队。
高跷队里除却踩高跷的之外,还有玩龙灯的,扮小丑的,扭秧歌的等等,大家都是穿着大红大绿或者大花的衣裳,脸上的红脸巴涂的很夸张。
那些人的动作也是摇头晃脑,一个个喜气洋洋,逗的人忍不住会跟着嘴角上扬。
队伍一般就是走走停停,从县城的东街一直表演到西街。
遇到场地大的地儿能多逗留会儿。
这一天下来,所有的主街道都能走个遍。“咚咚咚咚呛~”的声音能在耳边响彻整天。
张迎春个子小,直接被大人们挤到了后面。
人群之中一只不算宽大的手抓住她胳膊,“憨妮儿,来这边看。”
是叶亮的声音。
十五岁的小伙子长得快还壮实,他用力一挤,身前就多了个空隙,张迎春嘿嘿一笑,立即挤到夹缝中,跟叶亮一起近距离观看那些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表演。
叶丽丽的个头儿更小,叶爱国让她坐在自己的右边肩膀上。
宽大的膀子承载着六十斤的叶丽丽,不算太违和,但走起来的时候也相当费力。
叶秀娟没心思看那些,她带着王饱饭穿梭在人群里卖水果糖跟巧克力。
这些是她托宁宛在帝都捎的,县城没巧克力,也没有她卖的这类水果糖。
卖出去一块赚一分钱,一天下来,也不少卖。
傍晚,城里还有花灯看。不过天气冷,宁宛不放心孩子,下午时候就先跟着叶超回家。
大房一家三口也要回去,小猪蹄一整天看不到牛金芳兴许会闹。
叶亮、叶秀娟没提前回,说是跟着张福邓梅花两口子一起。村子里的其他社员也有暂时不走的,倒是不担心他俩丢了。
回去的路上,结伴步行,时间好像全都放慢了。
这种温馨的感觉,是宁宛上辈子都不曾感到的。
天彻底黑下来时候到家。
宁宛换了干净衣裳,在西屋里给小笼包小蒸饺喂奶。
叶超不用去做饭,坐在床边守着。
“阿超,之前咱俩写的手稿,你打听打听现在出版的行情。”
宁宛记得这一年开始,文学作品开始给稿费了,就是忘记了从几月开始。
问菜古玉,菜古玉表示,因为是平行世界,很多东西有所改变,要以实际为准,问一问比较踏实。
叶超明白宁宛的意思,这也是他之前盼着的。
他现在虽说涨了工资,但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叶超还是希望主业之外再多赚一些。
……
次日一早,老叶家的人是被饭香的味道勾醒的。
“小超,做了什么好吃的?”张喜凤最先来了厨房询问,说完话还不忘咽了咽口水。
这一年来,她跟着吃了不少好吃的,如今对吃没怎么上瘾。
不过今儿这味儿闻着上瘾,还没看着东西就觉得馋得慌。
“咸蛋瘦肉蔬菜疙瘩汤。”叶超回答,同时掀开锅盖,“熬了一个小时。”
“啥?”
张喜凤一讶,疙瘩汤就疙瘩汤,里面咋还加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听都没听过。
“妈,快洗漱,一起尝尝。”叶超边说边拿了碗过来盛好。
张喜凤暂时没多问,立即拿盆子打热水洗手洗脸。
老叶家的其他人也在这时候进了厨房。
厨房的两张小圆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饭。
碗里红黄白绿各色搭配,看上去令人很有食欲。
张喜凤跟宁宛抱着孩子进来,牛金芳也带着小猪蹄过来坐。
叶绍行跟叶爱国以及叶亮搬运小摇床车,一个小团子一个。
三小只躺在摇床车里咿咿呀呀,倒是乖巧。
“三哥,这疙瘩汤里咋还放了肉啊?真好吃!”叶秀娟尝了一口,忍不住好奇问。
叶亮也觉得好喝极了,“三哥,这你发明的不?”
之前吃的疙瘩汤都是纯面粉做的,没有加过别的东西。
今儿这么一吃,稀奇又美味。
叶超跟宁宛对视一眼,随后他道:“不是我发明的,很早的时候就有。只不过后来大家的日子过的紧,没多少吃上白面的,也没那么多的讲究,就不这么做了。”
“我这也是那天无意间看见一本食谱上记着,就想着做一下,反正简单方便,喜欢吃的话,以后我常做。”
虽说现在的冬天,但家院子里有个迷你大棚,里面种着一些反季节蔬菜。
今儿这疙瘩汤里放的油菜跟西红柿就是院子里摘的。
咸蛋黄是张喜凤腌的鸡蛋里抠出来的,蛋白也在疙瘩汤里打散做熟了。
“好吃好吃,老三你这手艺真不赖,你大哥这辈子是赶不上了。”
牛金芳三两下就扒拉了一碗,说完话,她看了叶爱国一眼。
叶爱国立即拿起她的空碗起身去盛新的。
都忘了什么时候,老叶家吃好吃的饭菜也如此自由,谁吃都管饱。
叶超笑了笑,看向宁宛。宁宛接过话茬儿,“大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大哥种地就是一把好手,咱家院子里这些菜都是大哥种的,你看长的多水灵。”
家里的蔬菜种子都是张喜凤在种子站买来的,宁宛想在空间拿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过叶爱国勤劳,打理的每一棵菜涨势都相当喜人。
“种地算啥本事啊?是个村子里的人都会,我都会。”牛金芳一点儿不觉得拿得出手,但她也知道叶爱国不是学做饭的料,没有求叶超教。
叶爱国也不恼,端着疙瘩汤回来,坐下继续吃。
他心里想着,牛金芳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有功,能谦让就谦让,说两句又不掉块肉。
宁宛心思活络,倒是觉得接下来的日子里多给家里人启发启发,是时候让大家找找各自的人生目标了。
还有两年的时间改革开放,提前定好目标,利用这些时间做足准备。
有句话不是说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嫂子,别小看了种地。种地是门手艺,就好比有的人种的地产量高,有的人种的产量低。会种跟会种地可不一样,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宁宛认真说着,牛金芳听着也来了精神。
别的她不懂,但宁宛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发话了,那就是真的,她信。
再看叶爱国的时候,牛金芳嘿嘿笑,“没想到种地还成了你优点了。”
叶爱国挺了挺腰杆,神气劲儿也上来了。
“不是我吹牛,你问咱爸,种麦子移苗的时候,我做的最快最好,咱队里就没一个赶得上我的。”
第217章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
叶爱国说完,牛金芳啧啧道:“哎呀哎呀,夸你两句还喘上了。”
“嘿。”叶爱国笑出两排大白牙,随后低头继续吃东西。
大家围坐桌前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地吃完早饭。
叶超还要去上两天班,二十七才能休息。
今年的二十七跟往年不同,牛金芳的娘家妈没来找茬儿。
上回的事过了一年,也不知道老牛家咋样了。
老叶家的人没过问的,当初生小猪蹄,老牛家那边没被抓进去的亲戚愣是没一个登门的。
也因此,牛金芳寒心,再没在老叶家提过家里任何人。
爆竹声中,老叶家的三小只过了人生中第一个春节。
正月十四这天下午,宁宛心血来潮,拉着张喜凤做起了元宵。
江米粉做元宵皮,黑芝麻花生做馅料,婆媳俩“滚”出来一盖顶又白又圆的元宵。
当天先下锅煮了点儿,跟汤圆不同,元宵的汤是白色不透明的,但吃上去更有咬劲儿。
馅料自己做的没那么甜,清甘喷香,好吃的不得了。
要不是担心不好消化,牛金芳都能吃上两大海碗了。
正月十五。
城里有踩高跷玩龙灯的,宁家贤宁知渔嫌乱,主动在家给看着仨孩子,老叶家人还有宁简舟一大早就进了城。
除却他们之外,其他村子里的镇子上的人也都结伴进城去看热闹。
县城的几条主街上人山人海,有些个头儿矮的只能瞧见乌泱泱的人,但跟着大家的步伐还是相当起劲儿。
李师傅知道年轻人喜欢热闹,主动去给叶超替班。
人群里,叶超跟宁宛走在一起,因为人太多,“被迫”紧挨着。
“来了来了!高跷队来了!”
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众人纷纷伸长了脖子去看。
宁宛刚好站在最边上,能清楚瞧见远处走过来的高跷队。
高跷队里除却踩高跷的之外,还有玩龙灯的,扮小丑的,扭秧歌的等等,大家都是穿着大红大绿或者大花的衣裳,脸上的红脸巴涂的很夸张。
那些人的动作也是摇头晃脑,一个个喜气洋洋,逗的人忍不住会跟着嘴角上扬。
队伍一般就是走走停停,从县城的东街一直表演到西街。
遇到场地大的地儿能多逗留会儿。
这一天下来,所有的主街道都能走个遍。“咚咚咚咚呛~”的声音能在耳边响彻整天。
张迎春个子小,直接被大人们挤到了后面。
人群之中一只不算宽大的手抓住她胳膊,“憨妮儿,来这边看。”
是叶亮的声音。
十五岁的小伙子长得快还壮实,他用力一挤,身前就多了个空隙,张迎春嘿嘿一笑,立即挤到夹缝中,跟叶亮一起近距离观看那些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表演。
叶丽丽的个头儿更小,叶爱国让她坐在自己的右边肩膀上。
宽大的膀子承载着六十斤的叶丽丽,不算太违和,但走起来的时候也相当费力。
叶秀娟没心思看那些,她带着王饱饭穿梭在人群里卖水果糖跟巧克力。
这些是她托宁宛在帝都捎的,县城没巧克力,也没有她卖的这类水果糖。
卖出去一块赚一分钱,一天下来,也不少卖。
傍晚,城里还有花灯看。不过天气冷,宁宛不放心孩子,下午时候就先跟着叶超回家。
大房一家三口也要回去,小猪蹄一整天看不到牛金芳兴许会闹。
叶亮、叶秀娟没提前回,说是跟着张福邓梅花两口子一起。村子里的其他社员也有暂时不走的,倒是不担心他俩丢了。
回去的路上,结伴步行,时间好像全都放慢了。
这种温馨的感觉,是宁宛上辈子都不曾感到的。
天彻底黑下来时候到家。
宁宛换了干净衣裳,在西屋里给小笼包小蒸饺喂奶。
叶超不用去做饭,坐在床边守着。
“阿超,之前咱俩写的手稿,你打听打听现在出版的行情。”
宁宛记得这一年开始,文学作品开始给稿费了,就是忘记了从几月开始。
问菜古玉,菜古玉表示,因为是平行世界,很多东西有所改变,要以实际为准,问一问比较踏实。
叶超明白宁宛的意思,这也是他之前盼着的。
他现在虽说涨了工资,但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叶超还是希望主业之外再多赚一些。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73356/191909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