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502节
推荐阅读:碎星、临时夫妻(nph)、【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炸厨房、【星际abo】洛希极限(H)、晴日物语、珀迪达之雾【简】、恶督心奴(1v1,sc)、无双局(1v2 父子丼)、私生女(np 强制 骨科)、
会议室里霎时就鸦雀无声,谁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方法。
第892章 发射井
这想法对其它而言,就又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创举……居然能把“高火”发射阵地直接搬进坑道或山洞里?
但对王学新而言,它其实就是现代的导弹发射井。
只不过现代的导弹能做到垂发,但“高火”无法垂发……垂发其实也能实现,但目前“高火”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而且难度太大显得多此一举。
因为“高火”此时的任务就只有一个:保护运城不受鬼子重炮轰炸。
既然是保护运城,所有坑道和山洞开口都朝向运城准没错。
当然,这其中可能需要小幅度的方向角的调整,因为运城虽然是同一个方向的,但鬼子的炮兵阵地却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
但是,这需要调整的幅度极小,八路军只需要将坑道口做成一个小扇面就可以解决指向的问题。
会议室里沉默了好一会儿,周元凯才迟疑的问了声:“这……能实现吗?我的意思是,火箭在密闭的空间内点火,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周元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八路军严禁这么做。
不只是火箭炮,就连火箭筒都不许在碉堡内发射……八路军就有人这么干过,特别是在守运城的时候,躲在碉堡里自射孔朝外打火箭筒,感觉很安全。
但碉堡空间小,而且还堆满了弹药、粮食等易燃的杂物,火箭筒尾焰很容易造成事故。
由此,周元凯就想到了“高火”在坑道或山洞里抛射的情况……“高火”是通过火箭弹射器抛射的,这意味着要在坑道内点燃火箭而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苏教授想了想,就回答道:“有可能出现问题,因为我军‘高火’使用的是不稳定的土制炸药,弹射器在密闭空间内点燃后会使气温急剧上升,这有可能引燃炸药……”
这有什么危险就不用多说了,八百多公斤的炸药被引燃,而且还是在密闭的坑道内被引燃,一想到这情况会议室里所有人都为之咂舌。
王学新则轻松的回答道:“但这很容易解决,我们只需要改造一样弹射器,把弹射器的推力部份放在另一个坑道,也就是在‘高火’发射的坑道内,就只有轨道和‘高火’,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原本嚣闹的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谁也没想到问题刚抛出来又被王学新颇具创意的想法给解决了。
其实这对王学新也不算什么创意。
现代航母的弹射器不就是分层的吗?
下方是蒸汽弹射装置,甲板上就只有一个推动战机起飞的轨道……跟‘高火’的弹射器其实是一个意思。
而且这改造起来并不困难,甚至还可以说简单,需要转变一下力的传递方向就可以了。
见大家都不说话,王学新就问了声:“还有问题吗?”
“不,没问题了!”和志民点了点头:“我认为这方法可行,而且要做到并不困难。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被鬼子飞机轰炸,往后发射‘高火’,就不需要东躲xz的了!”
“还有一个优点!”苏教授补充道:“这样一来,‘高火’随时都可以处在准备状态!极大的缩短了实战反应时间,提升了作战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周元凯听着不由连连点头。
身为“高火”指挥员的他并且还实战过一回,当然知道发射“高火”有多大的压力。
开玩笑,那些“高火”一个个的,可全都是携带八百公斤炸药的玩意,五十枚“高火”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四万公斤炸药!
一旦被鬼子发现,随便一架轰炸机往下方丢下几枚炸弹引起殉爆……那时就别说炸敌人了,方圆数里甚至就连作为发射阵地小山都能被炸平。
因此,周元凯全程都是提心吊胆的,全程都高度紧张的注意空中情况。
这次之所以精度这么低,打出了五十枚只有十几枚命中,原因与这也有关系。
因为在“高火”即将准备好在作最后调整的那一刻,周元凯发现一架鬼子侦察机靠近……中野可南驾驶的98轻爆。
这还了得?
“高火”已经一枚枚架到发射架上并填充完炸药了,紧急撤下肯定来不及,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全都紧急发射出去!
于是周元凯当机立断,不等完全做好准备就下达了发射的命令。
所以,别看“高火”打到敌人阵地时一枚枚炸起来牛逼哄哄地动山摇的,但对周元凯及“高火”部队而言就像是尊“瘟神”,时刻得小心着它不出意外更要小心敌人的空中打击,只有发射出去的那一刻,悬着的心才能放下一大半。
现在,把“高火”搬到坑道里,虽说在密闭的空间里整这些玩意也有危险,但至少不需要太担心鬼子的飞机了……只要坑道挖得合理,鬼子的炸弹怎么也没办法把炸弹投进坑道深处引爆“高火”。
这样一来,“高火”部队就能放心的做准备,甚至还可以事先填装好炸药随时可以对战场情况做出反应。
王学新见众人都没意见,于是就下令道:“那就这么定了,用坑道或山洞布署‘高火’!”
说着就将目光转向苏教授:“这事,还得麻烦苏教授负责了!”
苏教授当仁不让的应了下来。
毕竟这事需要改造发射架,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不是八路军战士能独立完成的。
王学新此时心下就暗叹:史上汉斯因为失去了制空权于是搭建在高卢的发射架全部失去作用……这要是能跟现在八路军一样,把发射架搭建在马其诺防线的坑道内或是马其诺防线后方的坑道内,任凭盟军的飞机在空中呼啸,汉斯的v1导弹也能一枚枚的飞向盟军的兵营和坦克群,甚至是后方运输补给的火车站和港口吧?
如果打成这样,盟军该怎么进攻汉斯重新组建起来的马其诺防线?
不过当然,这不是王学新需要考虑的。
王学新只知道,这战术至少能让冈村宁次头疼好一阵子!
第893章 资本
“制空权”决定战争的输赢,这话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对的,尤其是对鹰酱这样的过度依赖后勤补给的国家……这也可以衍生到此时的列强。
因为列强已实现工业化,科技达到一定的水平,其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全都是围绕其本国的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制定的,比如每个连队配什么样的装备、多少发子弹、坦克需要多少油、多少零件等等。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制空权相当重要,因为一旦失去制空权就意味后方补给线将会遭到轰炸,前线的军队就无法持续既没有补给又没有空中掩护的战斗,于是很快就会全线崩溃。
然而,事实却证明事事无绝对,因为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就打了一场没有制空权的战斗。
这其实跟志愿军的装备较原始也有关系……因为装备落后且一直以来都是在缺少补给的状况下作战,从打鬼子起再到打顽军,打的无一不是装备落后弹药奇缺的仗。
结果就使志愿军从上到下都习惯了这种缺乏弹药的战斗,使其能在被敌人制空权压制下建立起来的仅仅只能运送少量补给的后勤坚持战斗。
所以,王学新认为,制空权对相对原始的军队反倒无法形成有力的扼杀。
就像曾经的鬼子的航空兵对打游击的八路军也无可奈何一样。
不过当然,有了部份制空权更好。
比如现在,八路军需要构筑“高火”发射井,第一时间就从运城的钢铁厂调钢材,而且是在白天用汽车运,这在以前都是无法想像的。
坑道则选择在运城后方十五公里处的一座无名高地。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是经过一番计算的:
“鬼子重炮能打18公里,咱们的应该恰好避开鬼子的重炮范围!”
“考虑到运城防线能往前三公里到五公里左右,鬼子重炮不敢进入这范围……因为地遭到我军火箭炮打击。”
“因此,我发射阵地应该构筑在运城后方十五公里较为合适!”
……
其实更安全的是布设在运城后十八公里处,这样一来鬼子的重炮就彻底无法打到发射阵地了。
但一来这是坑道,而且每个坑道都至少有48米深度……此时的“高火”发射架需要48米,就算鬼子重炮也很难对这样的坑道造成打击,顶多就是其坑道口炸塌,到时费点时间修复就可以。
二来,则是“高火”布署得越靠前对八路军越有利。
“高火”的最远射程有50公里,扣除阵地到运城的距离15公里还有35公里,那么在地图上从运城起往前35公里的范围一划……整个半圆区域全在“高火”的打击范围之内。
所以别小看这往前推进的3公里,这3公里就能将鬼子许多兵营和军事设施都纳入“高火”的打击范围了。
就在王学新忙着指挥构建坑道发射阵地时,陈松勇那边又收到了新的情报。
“营长!”陈松勇给王学新递上了一封电报,说道:“鬼子扩大的‘零战’规模,最近又飞来了一批‘零战’,现在鬼子的‘零战’估计达到两个战队六十余架了!”
王学新听着这情报颇有些意外,鬼子在太平洋战争打得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居然还会把宝贵的“零战”调到华夏战场?
然后想想就明白了,冈村宁次这或许是利用了“高火”一把,也就是把八路军的“高火”当作要装备的资本了。
王学新猜的没错,冈村宁次的确是这么做的。
他对八路军拥有新式装备也就是所谓的“特殊装备”一点都没有隐瞒……这与鬼子指挥官甚至是冈村宁次往常的做法都相悖。
鬼子指挥官通常是报喜不报忧,也就是打了胜仗往上报,打了败仗就极尽弱化甚至不报,以此就能获得上级的嘉奖。
但冈村宁次这次上报的却极为详细,包括重炮部队的损失以及获得的八路军“特殊炸弹”的所有资料。
完了后,冈村宁次还加了几句自己的分析:“此‘特殊炸弹’至少能有三十余公里的射程,估计还会更远,而且其装药量巨大杀伤力惊人,如果用于我军与鹰酱之作战,尤其用于太平洋战场驻守岛屿,将使敌人军舰无法靠近!”
东京方面一听,有道理!
射程几十公里,又有这么大的威力,那是不是说可以将敌人的军舰挡在三五十公里之外?
这要是布署在岛屿上,那是不是就立于不败之地?
更有甚者,还有人想到,如果这种“特殊装备”能装备到军舰上……
这些想法还真不是不可能,因为它们往后发展其实就是反舰导弹,只不过打移动目标对控制系统的灵敏性以及对雷达的要求就比较高,尤其自主寻的的反射导弹还要自带雷达能探测到目标。
诚然,反舰导弹在这时代还很难实现,因为雷达性能差体积大,这使“高火”很难攻击移动目标。
但鬼子不知道这些,他们只是想着既然军舰还可以互相用舰炮射击,为什么不能用这种“特殊炸弹”攻击?
因此,原本海军方面是极力反对把他们急需的“零战”再次派往华夏战场的,但听说了华夏的“特殊炸弹”再考虑到它可能发挥的作用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松口了。
于是冈村宁次手里就有两个大队一共67架“零战”,这让冈村宁次又有了底气。
有这数量的“零战”,就意味着重新掌握了八路军的制空权,或者说压缩了八路军航空兵的空间。
在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八路军那些“特殊炸弹”还能放心布署?
冈村宁次打算从三个方面针对八路军的“特殊炸弹”。
首先最重要的是情报战。
这包括地面情报人员的侦察和空中侦察,只需要知道敌人发射阵地的大概方位。
其次就是用轰炸机轰炸其阵地。
再次,就是“零战”一边对轰炸机护航,一边做好拦截“特殊炸弹”的准备……知道敌人发射阵地的大致方位,“零战”就能在附近做好准备。
以“零战”的速度,即便反应时间很短,他们也有可能做到有效拦截。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第892章 发射井
这想法对其它而言,就又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创举……居然能把“高火”发射阵地直接搬进坑道或山洞里?
但对王学新而言,它其实就是现代的导弹发射井。
只不过现代的导弹能做到垂发,但“高火”无法垂发……垂发其实也能实现,但目前“高火”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而且难度太大显得多此一举。
因为“高火”此时的任务就只有一个:保护运城不受鬼子重炮轰炸。
既然是保护运城,所有坑道和山洞开口都朝向运城准没错。
当然,这其中可能需要小幅度的方向角的调整,因为运城虽然是同一个方向的,但鬼子的炮兵阵地却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
但是,这需要调整的幅度极小,八路军只需要将坑道口做成一个小扇面就可以解决指向的问题。
会议室里沉默了好一会儿,周元凯才迟疑的问了声:“这……能实现吗?我的意思是,火箭在密闭的空间内点火,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周元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八路军严禁这么做。
不只是火箭炮,就连火箭筒都不许在碉堡内发射……八路军就有人这么干过,特别是在守运城的时候,躲在碉堡里自射孔朝外打火箭筒,感觉很安全。
但碉堡空间小,而且还堆满了弹药、粮食等易燃的杂物,火箭筒尾焰很容易造成事故。
由此,周元凯就想到了“高火”在坑道或山洞里抛射的情况……“高火”是通过火箭弹射器抛射的,这意味着要在坑道内点燃火箭而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苏教授想了想,就回答道:“有可能出现问题,因为我军‘高火’使用的是不稳定的土制炸药,弹射器在密闭空间内点燃后会使气温急剧上升,这有可能引燃炸药……”
这有什么危险就不用多说了,八百多公斤的炸药被引燃,而且还是在密闭的坑道内被引燃,一想到这情况会议室里所有人都为之咂舌。
王学新则轻松的回答道:“但这很容易解决,我们只需要改造一样弹射器,把弹射器的推力部份放在另一个坑道,也就是在‘高火’发射的坑道内,就只有轨道和‘高火’,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原本嚣闹的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谁也没想到问题刚抛出来又被王学新颇具创意的想法给解决了。
其实这对王学新也不算什么创意。
现代航母的弹射器不就是分层的吗?
下方是蒸汽弹射装置,甲板上就只有一个推动战机起飞的轨道……跟‘高火’的弹射器其实是一个意思。
而且这改造起来并不困难,甚至还可以说简单,需要转变一下力的传递方向就可以了。
见大家都不说话,王学新就问了声:“还有问题吗?”
“不,没问题了!”和志民点了点头:“我认为这方法可行,而且要做到并不困难。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被鬼子飞机轰炸,往后发射‘高火’,就不需要东躲xz的了!”
“还有一个优点!”苏教授补充道:“这样一来,‘高火’随时都可以处在准备状态!极大的缩短了实战反应时间,提升了作战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周元凯听着不由连连点头。
身为“高火”指挥员的他并且还实战过一回,当然知道发射“高火”有多大的压力。
开玩笑,那些“高火”一个个的,可全都是携带八百公斤炸药的玩意,五十枚“高火”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四万公斤炸药!
一旦被鬼子发现,随便一架轰炸机往下方丢下几枚炸弹引起殉爆……那时就别说炸敌人了,方圆数里甚至就连作为发射阵地小山都能被炸平。
因此,周元凯全程都是提心吊胆的,全程都高度紧张的注意空中情况。
这次之所以精度这么低,打出了五十枚只有十几枚命中,原因与这也有关系。
因为在“高火”即将准备好在作最后调整的那一刻,周元凯发现一架鬼子侦察机靠近……中野可南驾驶的98轻爆。
这还了得?
“高火”已经一枚枚架到发射架上并填充完炸药了,紧急撤下肯定来不及,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全都紧急发射出去!
于是周元凯当机立断,不等完全做好准备就下达了发射的命令。
所以,别看“高火”打到敌人阵地时一枚枚炸起来牛逼哄哄地动山摇的,但对周元凯及“高火”部队而言就像是尊“瘟神”,时刻得小心着它不出意外更要小心敌人的空中打击,只有发射出去的那一刻,悬着的心才能放下一大半。
现在,把“高火”搬到坑道里,虽说在密闭的空间里整这些玩意也有危险,但至少不需要太担心鬼子的飞机了……只要坑道挖得合理,鬼子的炸弹怎么也没办法把炸弹投进坑道深处引爆“高火”。
这样一来,“高火”部队就能放心的做准备,甚至还可以事先填装好炸药随时可以对战场情况做出反应。
王学新见众人都没意见,于是就下令道:“那就这么定了,用坑道或山洞布署‘高火’!”
说着就将目光转向苏教授:“这事,还得麻烦苏教授负责了!”
苏教授当仁不让的应了下来。
毕竟这事需要改造发射架,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不是八路军战士能独立完成的。
王学新此时心下就暗叹:史上汉斯因为失去了制空权于是搭建在高卢的发射架全部失去作用……这要是能跟现在八路军一样,把发射架搭建在马其诺防线的坑道内或是马其诺防线后方的坑道内,任凭盟军的飞机在空中呼啸,汉斯的v1导弹也能一枚枚的飞向盟军的兵营和坦克群,甚至是后方运输补给的火车站和港口吧?
如果打成这样,盟军该怎么进攻汉斯重新组建起来的马其诺防线?
不过当然,这不是王学新需要考虑的。
王学新只知道,这战术至少能让冈村宁次头疼好一阵子!
第893章 资本
“制空权”决定战争的输赢,这话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对的,尤其是对鹰酱这样的过度依赖后勤补给的国家……这也可以衍生到此时的列强。
因为列强已实现工业化,科技达到一定的水平,其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全都是围绕其本国的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制定的,比如每个连队配什么样的装备、多少发子弹、坦克需要多少油、多少零件等等。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制空权相当重要,因为一旦失去制空权就意味后方补给线将会遭到轰炸,前线的军队就无法持续既没有补给又没有空中掩护的战斗,于是很快就会全线崩溃。
然而,事实却证明事事无绝对,因为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就打了一场没有制空权的战斗。
这其实跟志愿军的装备较原始也有关系……因为装备落后且一直以来都是在缺少补给的状况下作战,从打鬼子起再到打顽军,打的无一不是装备落后弹药奇缺的仗。
结果就使志愿军从上到下都习惯了这种缺乏弹药的战斗,使其能在被敌人制空权压制下建立起来的仅仅只能运送少量补给的后勤坚持战斗。
所以,王学新认为,制空权对相对原始的军队反倒无法形成有力的扼杀。
就像曾经的鬼子的航空兵对打游击的八路军也无可奈何一样。
不过当然,有了部份制空权更好。
比如现在,八路军需要构筑“高火”发射井,第一时间就从运城的钢铁厂调钢材,而且是在白天用汽车运,这在以前都是无法想像的。
坑道则选择在运城后方十五公里处的一座无名高地。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是经过一番计算的:
“鬼子重炮能打18公里,咱们的应该恰好避开鬼子的重炮范围!”
“考虑到运城防线能往前三公里到五公里左右,鬼子重炮不敢进入这范围……因为地遭到我军火箭炮打击。”
“因此,我发射阵地应该构筑在运城后方十五公里较为合适!”
……
其实更安全的是布设在运城后十八公里处,这样一来鬼子的重炮就彻底无法打到发射阵地了。
但一来这是坑道,而且每个坑道都至少有48米深度……此时的“高火”发射架需要48米,就算鬼子重炮也很难对这样的坑道造成打击,顶多就是其坑道口炸塌,到时费点时间修复就可以。
二来,则是“高火”布署得越靠前对八路军越有利。
“高火”的最远射程有50公里,扣除阵地到运城的距离15公里还有35公里,那么在地图上从运城起往前35公里的范围一划……整个半圆区域全在“高火”的打击范围之内。
所以别小看这往前推进的3公里,这3公里就能将鬼子许多兵营和军事设施都纳入“高火”的打击范围了。
就在王学新忙着指挥构建坑道发射阵地时,陈松勇那边又收到了新的情报。
“营长!”陈松勇给王学新递上了一封电报,说道:“鬼子扩大的‘零战’规模,最近又飞来了一批‘零战’,现在鬼子的‘零战’估计达到两个战队六十余架了!”
王学新听着这情报颇有些意外,鬼子在太平洋战争打得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居然还会把宝贵的“零战”调到华夏战场?
然后想想就明白了,冈村宁次这或许是利用了“高火”一把,也就是把八路军的“高火”当作要装备的资本了。
王学新猜的没错,冈村宁次的确是这么做的。
他对八路军拥有新式装备也就是所谓的“特殊装备”一点都没有隐瞒……这与鬼子指挥官甚至是冈村宁次往常的做法都相悖。
鬼子指挥官通常是报喜不报忧,也就是打了胜仗往上报,打了败仗就极尽弱化甚至不报,以此就能获得上级的嘉奖。
但冈村宁次这次上报的却极为详细,包括重炮部队的损失以及获得的八路军“特殊炸弹”的所有资料。
完了后,冈村宁次还加了几句自己的分析:“此‘特殊炸弹’至少能有三十余公里的射程,估计还会更远,而且其装药量巨大杀伤力惊人,如果用于我军与鹰酱之作战,尤其用于太平洋战场驻守岛屿,将使敌人军舰无法靠近!”
东京方面一听,有道理!
射程几十公里,又有这么大的威力,那是不是说可以将敌人的军舰挡在三五十公里之外?
这要是布署在岛屿上,那是不是就立于不败之地?
更有甚者,还有人想到,如果这种“特殊装备”能装备到军舰上……
这些想法还真不是不可能,因为它们往后发展其实就是反舰导弹,只不过打移动目标对控制系统的灵敏性以及对雷达的要求就比较高,尤其自主寻的的反射导弹还要自带雷达能探测到目标。
诚然,反舰导弹在这时代还很难实现,因为雷达性能差体积大,这使“高火”很难攻击移动目标。
但鬼子不知道这些,他们只是想着既然军舰还可以互相用舰炮射击,为什么不能用这种“特殊炸弹”攻击?
因此,原本海军方面是极力反对把他们急需的“零战”再次派往华夏战场的,但听说了华夏的“特殊炸弹”再考虑到它可能发挥的作用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松口了。
于是冈村宁次手里就有两个大队一共67架“零战”,这让冈村宁次又有了底气。
有这数量的“零战”,就意味着重新掌握了八路军的制空权,或者说压缩了八路军航空兵的空间。
在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八路军那些“特殊炸弹”还能放心布署?
冈村宁次打算从三个方面针对八路军的“特殊炸弹”。
首先最重要的是情报战。
这包括地面情报人员的侦察和空中侦察,只需要知道敌人发射阵地的大概方位。
其次就是用轰炸机轰炸其阵地。
再次,就是“零战”一边对轰炸机护航,一边做好拦截“特殊炸弹”的准备……知道敌人发射阵地的大致方位,“零战”就能在附近做好准备。
以“零战”的速度,即便反应时间很短,他们也有可能做到有效拦截。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79993/205552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