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33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33节

推荐阅读:深度占有(高干1v1h)临时夫妻(nph)白月光是金主他哥(H)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非法入侵 (GB)晴日物语【星际abo】洛希极限(H)招蜂引蝶玩心小兔子乖乖(青梅竹马1V1 神话)

    最后王浩看向了梁静叶,“梁组长。”
    梁静叶腼腆一笑,“王院士,叫我小梁就好。”
    王浩轻轻点头。
    她的大眼睛一闪闪的,脸上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
    虽然王浩公开表示欣赏她的工作能力,但和周桂生和黄文不同,她可没有正式的研究员职位,也只是跟着潘东做项目,受到老师的器重再加上不错的表现,才担任了一个小组组长。
    现实来说,项目组解散以后,她才是最希望加入王浩团队的,否则只能去找其他工作。
    王浩看着梁静叶思考了一下,说道,“小梁,我想让你担任我的助手。”
    梁静叶一愣,“助手?助手是做什么?”
    其他人也认真看过来。
    王浩解释道,“smes储电实验设备运行稳定,我们后续的工作就是测试。而针对smes电池,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
    他说着也看向其他人,认真道,“任何研究最开始,都是进行设计论证,我们需要论证各个方面的技术。”
    “事实上,在你们来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其中最大的难点有两个,一个就是smes储电系统太过于复杂,以此来设计可供航空航天使用的smes电池,好多部分要重新设计,尤其是检测方面。”
    “这其中牵扯的因素,不用多说你们应该也清楚。”
    所有人都跟着点头。
    其中牵扯的因素可不止是设计,还包括一些‘暂时不可控’、最好是绕过的内容。
    以smes储电技术为基础来制造smes电池,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把smes储电装置缩小,而缩小就牵扯到很多因素。
    其中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最直接的就是检测设备。
    smes储电实验装置中,检测设备都是直接运送过来的,有最大型的检测设备,甚至超过了一米高,占据的体积就达到零点五立方米。
    如此大型的检测设备,当然不能放入smes电池设计中。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不放入大型检测设备,如何实现电池各个部分的精准监测呢?
    王浩继续说起第二个问题,“第二就是制冷系统的重新定义。相信大家都明白。”
    制冷系统当然是个问题。
    他们采用的是常规液氮制冷,而液氮制冷需要大量的压缩氮气,就会占据很大的体积,总归制冷系统肯定不能在smes电池的内部。
    “第三,储能线圈。我们也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储能线圈是smes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所制造出的储能线圈,是在科学院电工所提供的技术上加以修改,但基础依旧没有变化。
    科学院电工所提供的技术,是基础的线圈环绕技术,主要是限制高磁场以实现安全性,并让线圈排列并联的形式,依靠增加线圈的数量来增加储能总量。
    简单来说,效率不足、数量来凑。
    smes电池,就需要缩小体积下的高效储能了,同时还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这就是核心技术。
    王浩连续说了三点,也让所有人知道smes电池研发的难度,几乎等于是开启一项新的研究。
    每一个部分都要重新讨论,重新去做设计规划,而且还要攻克好多的技术难关。
    王浩说完才转向了梁静叶,“我们前期,大概会是未来半年到一年,主要工作就是做各个部分的论证。这方面的工作有很多。”
    “所以我需要一个助手,一个对于smes有充分了解,对于各个部分的技术,也有一定了解的人,专门做设计相关的记录、汇总。”
    “同时,也需要和各个小组进行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碰到的技术问题,并对于他们解决问题的想法加以记录、想办法来解决。”
    “等等……”
    王浩连续说了很多。
    他确实是需要找个适合的助理,设计smes储电装置就够复杂了,让他在超过一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精力做其他事情。
    smes电池的设计会更加的复杂,还有很多高难度技术问题要攻克。
    他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去和各个小组以及团队每个人沟通,就需要一个助手来分担工作。
    王浩说完看向梁静叶。
    梁静叶认真的点头道,“王院士,我一定努力。”
    ……
    新来的人工作都安排好。
    smes研究组的人员规模近乎扩大了一倍,但smes电池的论证工作,还没有到开启的时候,他们的实验工作大部分也只是等待。
    现在放电实验已经结束,后续就是不断的给实验装置储能,接下来还会和电网相连,试着在储满电能后来一次释放实验。
    这是个不断循环实验的过程,但进入到这个阶段,smes储电技术也可以说是完善了。
    当实验上不需要投入太大精力,研究组的人员就把精力放在了学习、研究上,他们需要理解smes储电装置中,所对应的技术和技术原理,以便后续论证能够发挥作用。
    科技部。
    徐保功坐在办公室里,例行的打开了smes研究组上报的数据,文件上特别标注了一句话,“放电过程稳定,放电结束后,重新充电依旧稳定。”
    文件附带一大堆专业的实验数据。
    徐保功已经能看懂了,再加上解释的一句话,他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放电稳定、再充电稳定,基本就代表了技术已经稳定。”
    技术稳定,就可以理解为技术成熟了,即便后续再出现问题,也不会是那种无法攻克的技术,大多情况只会出现在内部设备、材料的质量,或者一些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就和设计、技术无关了。
    徐保功思考了一下,马上就召集了科技部的领导,再包括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召开了内部会议。
    这次内部会议确定的有两点,一点就是全力支持配合smes电池研发组的项目。
    另一点就是像阿迈瑞肯的做法一样,开始论证建造大型smes储电基地。
    同时,公开对外发布消息。
    对外公开消息,就是对国际展现科技实力。
    之前阿迈瑞肯宣布在德克萨斯州建立大型的smes储电基地,引起了国际舆论的热议,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阿迈瑞肯在超导技术领域的实力。
    这种舆论对于国内自然是不利的,在已经完善了技术的情况下,自然也要公开消息,来说明国内超导科技不亚于阿迈瑞肯。
    另外,消息也是压不住的。
    他们马上要论证建造smes储电基地,肯定要召集很多专家召开大型会议,与其藏着掖着让外界猜测,还不如大大方方公开消息。
    在科技部有了决定以后,就马上公开了信息。
    信息差不多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国已经拥有完善的smes储电技术,并准备建造大型smes储电基地。”
    这个消息顿时让国际舆论沸腾了。
    国内舆论自然是一片大好,都对于smes储电技术很期待,普通人想的没有那么复杂,知道国内拥有高端技术,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再深入一些,他们也希望以后不会再碰到,因为一段时间的电力供给不足,而导致区域性断电的情况。
    “smes太高端了,半年前,阿迈瑞肯官宣了,没想到这么快国内就官宣了!”
    “科技部发布的消息,应该没有问题。”
    “终于有smes技术了,等建造了smes储电装置,最少不用担心因为供电不足而导致断电……”
    “这项技术是战略性的!”
    “……”
    国际舆论和国内有不同,很多人都不相信,觉得国内是在释放‘烟雾弹’,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成熟技术。
    好多媒体、学者,甚至政治人物,都站出来表示,并不相信中国拥有成熟的smes技术。
    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smes储电技术,对于国内实在太重要了。
    国内的年发电总量近九万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占据总发电量一半以上。
    火力发电使用大量的煤炭并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但同样的,火力发电的好处有很多,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火力发电比水力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发电方式,更好、更灵活的对于发电量进行调节。
    如果拥有了smes储电技术,就可以起到发电缓冲的作用,可以把多余的发电量储存、释放,发电成本也会跟着大大减少。
    同时,也能够对于发电方式进行调节,非常有效的减少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也会降低很多。
    这对于地球的环境,当然是个好消息,国际上很有人站出来,表示希望国内的消息是真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在意环境。
    国家层面来说,更多的国家都不希望国内拥有高端的smes储电技术。
    这项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是附带的,直接影响是降低发电成本,并具有有效存储高强电能,可以为高端武器提供能源支持等战略意义。
    ……
    国际舆论环境并没有影响到西海大学。
    王浩连续在smes实验基地待了两天,随后就返回了西海大学,重新研究起了‘强湮灭力’问题。
    研究,当然没有结果。
    他特别注意到已经是星期天,就开始期待明天丁志强的‘想法作业’。
    “真希望小丁能有一些新颖的想法啊!”
    “这个星期,他都在苦思冥想,肯定过的很辛苦吧。”
    王浩思考着。
    实际上,丁志强可不像是王浩想的那样,一直在努力思考怎么去完成‘想法作业’。
    在被留了三千字‘作业’后,丁志强回到了自己的工作间,随后就把‘作业’抛在了一边。
    这主要是因为……
    丁志强觉得自己不可能有任何想法,他根本不懂什么反重力实验,也不懂量子物理、理论物理,对于湮灭力也只有个基本概念。
    “想法?”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1056/207225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