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初唐峥嵘 > 初唐峥嵘 第264节

初唐峥嵘 第264节

推荐阅读:碎星临时夫妻(nph)【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炸厨房【星际abo】洛希极限(H)晴日物语珀迪达之雾【简】恶督心奴(1v1,sc)无双局(1v2 父子丼)私生女(np 强制 骨科)

    这番话并没有出苑孝政的预料,他缓缓跪下,磕了三个头。
    “你要作甚?”
    “孩儿不孝,请父亲许孩儿随侍李师。”
    片刻寂静之后,书房里响起苑君璋暴烈的喝骂声。
    第四百章 苑君璋的选择(下)
    苑孝政性情柔弱,面对父亲的责骂,往日只唯唯诺诺,今日却激言相抗,惹得苑君璋更是大怒。
    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很难发生改变。
    但在特殊的情况下,或面对绝境,或面对诱惑,或在偶像的召唤下,却能做出与往常截然相反的举动。
    如果解释一下,如今的苑家已入绝境……这是李善在信中的详尽分析。
    苑孝政也受到了无穷的诱惑……李善在信中信誓旦旦的保证。
    至于偶像召唤……在苑孝政心目中,挥毫写下《陋室铭》的李善那绝对是超级偶像。
    于是,当苑君璋将儿子痛斥一顿自顾自走开之后,苑孝政平心静气,在书房里写下了一封信后起身离去。
    两刻钟后,苑君璋疾步而来,黑着脸拿起了那封信,片刻后一脚将桌案踢翻,怒吼道:“李怀仁,安敢如此?!”
    一把扯烂信纸,怒容满面的苑君璋径直出府,率亲卫迅速出城,向东疾驰而去。
    “不能侍奉父亲,实是不孝。”
    “但孝有大小之分,小孝难比大孝。”
    “延绵香火,子嗣传承,方为大孝。”
    “当今局势,突厥内乱,李唐屡屡招抚,长兄横遭不测,数弟年幼,孩儿此行不为己身,而为朔州苑家。”
    这些话语逐一从苑君璋脑海中闪现,他没有想到,向来愚钝的次子居然敢弃之而去……而且还搬出了这样合情合理的理由。
    快马疾驰,只半个时辰,就远远看见百多骑,苑君璋先是松了口气,但随即暗骂了声……这么短时间,二郎怎么可能逃到雁门关去,此举不外乎坚其心志,摆明立场罢了。
    用屁股都想得到,从头到尾应该都是李怀仁的手段!
    三四百骑道左相逢,苑孝政甚至已经下马,在路旁躬身相迎,苑君璋将亲卫遣远,毫不客气的一鞭子抽在儿子的肩膀上。
    “自小文不成武不就,心思浅薄,又无城府。”苑君璋冷笑道:“今日所言,今日所为……嘿嘿,你倒是找了个好师傅!”
    “孩儿虽然愚钝,但也知李师欲有所图。”苑孝政平静的说:“但李师所言,难道有假?”
    “刘武周足为殷鉴,突厥内乱,朔、云两州粮储已尽,人情悉离,士卒逃亡,若无李师,尚能勉强支撑,但如今李师出手,父亲当知,再无余地。”
    “此时此刻,父亲迟疑不定,变生肘腋……”
    “闭嘴!”脸色铁青的苑君璋又是一鞭子抽过去,但这次力道小了不少。
    来回踱步许久,苑君璋拉着脸低声问:“李怀仁如何说?”
    苑孝政听得有些懵懂,“父亲意思是……”
    “李怀仁百般手段,以商路聚财,以授田吸纳人口,又收了你这个好弟子。”苑君璋冷笑道:“他所图,无外乎两者。”
    “一为某,一为马邑。”
    此时此刻的苑君璋在心里叹息,此次大举南下,耗时月余攻克马邑,几乎耗尽了朔州、云州两地一切,但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好处……至少自己和马邑为一体,谈判时终究有些分量。
    所以,苑君璋是在问价……李怀仁收你这个徒弟,折腾了这么久,使了那么多的手段,总不会到现在还没出价吧?
    看儿子还懵懂模样,苑君璋不得不把话掰开说个清清楚楚透透彻彻。
    苑孝政犹豫道:“李师提过一次,唐皇仁慈……”
    苑君璋嗤笑一声,当年都是河东人氏,代州距离太原府并不远,他早年就认识李渊……这是个仁慈的人,别开玩笑了!
    前隋时期,李渊长期不得志,还曾经被隋炀帝杨广取笑,人称“阿婆”,但苑君璋知道,李渊之手段酷烈。
    大业年间,李渊剿灭民乱,筑尸京观,闻者丧胆,后登基为帝,屠夏县之举可止河东小儿夜啼,更重要的是,投唐势力的首脑大都被其斩杀,这份名单并不短……这也是苑君璋最为犹豫不定的地方。
    “继续说。”
    “约莫爵封国公,拜一州刺史。”苑孝政咳嗽两声,“或能朔州……但也能另择他地。”
    对于苑君璋本人来说,他依旧没有放弃……从理性分析,他自己也知道没有什么希望,但从感性出发,或者说他的选择很大程度来自于他对于权力的欲望,他依旧希望能掌控朔州。
    换个地方,或能平安度日,但大丈夫在世,决不能手无权柄!
    苑君璋阴着脸,抬头眺望东方,“听闻太原元谋功臣,均赐铁券。”
    “什么?”
    “你听不懂,但李怀仁肯定懂。”苑君璋指了指东方,“乔装打扮,入雁门关,若是李怀仁许之,你径直入长安觐见唐皇。”
    苑孝政大是吃惊,就这么轻易的决定了?
    我只是按照李师的嘱咐,演了一出东奔的戏而已,结果还真的要去长安觐见唐皇?
    苑君璋可能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蠢,直截了当的吩咐道:“即使唐皇不许,你也不用再回朔州了。”
    顿了顿,苑君璋叹道:“其实你说的不错……不,是李怀仁说的不错。”
    “马邑苑家,总要留个传承香火。”
    目送儿子依依惜别离去的背影,苑君璋想到的是半个月前被自己几乎灭门的高满政……早在上次马邑一战之后,高满政就将长子次子都送去了长安,自己也不得不准备这一手。
    次日,雁门关内,李善啧啧作声,笑着摇头道:“苑公可不是让你向圣人求铁劵。”
    苑孝政迟疑问:“父亲说的太远元谋功臣铁劵……”
    “免死铁劵。”李善解释道:“共计十七人,除却谋逆大罪外,许免死一次到三次。”
    “但免死铁劵,只能圣人赐予,臣子如何有资格讨要?”
    “更别说以此谈条件。”
    “李师,那父亲……”苑孝政有些急了,“但父亲只怕不会……”
    “别急。”李善轻描淡写道:“苑公知晓为师得圣人看重,其意是让为师暗中密奏。”
    “这事你就不用管了,明日为师遣派亲卫回京,你夹杂其中一同启程。”
    “此外,还有几件事嘱咐。”
    苑孝政一喜,拜伏在地,“学生聆听李师训导。”
    李善笑着说:“其一,不涉朝争,如今长安城内,太子、秦王夺嫡。”
    “其二,入京后,诸事听从苏定方安排。”
    “其三,圣人相询,可以提一提为师,不必歌功颂德,只需实话实说。”
    苑孝政一一应下,轻声问:“李师,可需拜访谯国公?”
    李善微微摇头,沉默了会儿补充道:“携几匹好马入京,挑一匹送给郕国公。”
    郕国公即郭子和,得李渊赐姓李,应该称为李子和,他是投唐势力首脑中混的最好的一个。
    苑孝政代表着苑君璋的态度,想摆明立场,仿造李子和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早年李子和占据的就是云州。
    第四百零一章 路遇
    七八匹快马在官道上奔驰,为首的粗壮汉子是杜晓,他有些无奈的看着路旁已经非常眼熟的景况,心里实在哭笑不得。
    杜晓早年就是唐国公府的家仆,平阳公主下嫁柴家,杜晓随之而去,后来关中起兵,也一度立功,虽不能与马三宝相比,但也小有名气,后来随平阳公主驻守晋阳,多立战功。
    虽然没有出仕,但杜晓这个名字并不默默无闻,被平阳公主遣派到李善身边,他还以为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没想到却成了专用的信使。
    李善赴任代县至今不过三个月,而从代县到长安这条路,杜晓已经来来回回跑了十多趟了……算算时日,就没几天能安生的。
    不过杜晓也能理解,李善远在边塞,朝中以平阳公主为后盾,自己这个平阳公主亲卫是最合适的信使。
    清晨出发,快马加鞭,已经入了忻州。
    此次赴长安共计十人,但却带了将近二十匹马,杜晓回头看了眼,李三郎趋马在左侧,是不是探出身子,将无人骑的空马拨回去,若论骑术,杜晓觉得自己也远远不如。
    此次李三郎是得李善推荐入朝,已经定下入十二卫,就在苏定方手下任执戟,正九品。
    叔父被王君昊斩下头颅,李善以此安定民心,对此,李三郎心情复杂难言,怨恨,或许重了点,但也并不是不在意,毕竟是自己的嫡亲叔父。
    此次赴京,李三郎心事重重,甚至都是其父强行将他赶出来的,按他本心,还是想留在李善身边做个亲卫……但好不容易得以出仕,族中如何容忍他轻易放弃。
    “老杜,歇息片刻吧。”后头传来朱八的吼声。
    杜晓看看日头,高呼一声,举起右手,放缓了马速,“歇息一刻钟。”
    朱八翻身下马,取下水囊,灌了几口,看了眼苑孝政,心想这位娘们似的,没想到骑术也不赖……至少比郎君要强一线。
    呃,其实现在李善骑术也不算太差了,即使纵马狂奔,也不会落马,甚至还能手持马槊来上几个回合呢。
    苑孝政赴京,这是秘事,李善肯定是要和苏定方、凌敬通气的……说到底,是要和李世民通气。
    这等事情必须让最信任的人去办,朱八是李善最早结识的朱氏族人,去年山东战事一直在李善身边,极得信任。
    “听闻李师祖籍陇西成纪,与陇西李氏子弟相善?”苑孝政小心翼翼的探问。
    “不错。”朱八咧嘴笑道:“关系最好的是陇西李氏丹阳房,姑臧房也来往颇多。”
    “丹阳房李靖攻灭萧梁,安抚岭南,一时名将,其弟李客师视郎君如侄,姑臧房李义琰与郎君是同科进士,交情甚笃。”
    姑臧房李义琰年初赴考,也选的是进士科,此人精于诗赋,对李善那几首诗佩服的五体投地,再加上其出生在魏州,长于馆陶,所以屡屡来日月潭登门拜访……就算李善赴任代县,李义琰还经常写信来,请李善为其点评诗文,李善一度为此头痛。
    正闲聊间,一阵马蹄声传来,朱八转头扫了眼,脸色微变,低声喝道:“低头。”
    苑孝政赶紧低下头,“那是……”
    “似是江夏郡公。”
    “李高迁……”苑孝政其实对雁门关局势不太清楚,但也知道李高迁之前惨败于突厥,是父亲的老对手了。
    其实来人不止是李高迁,百多骑风卷残云而来,放缓马速,为首中年将领笑道指了指出来迎接的杜晓,“这是回长安?”
    “小人拜见襄邑王,拜见江夏郡公。”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1789/208615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