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重生) 第660节
推荐阅读:都市轩辕、龙自逍遥、天统之理想、思谋安天下、博德大世界、大话西游之重生至尊宝、重生后成了席先生的小祖宗、尖峰王座、铮锋、众神之庭、
阿奕也如小小少年郎一般,平日说话行事越见沉稳。
被儿女这般看着,顾莞宁难得有一丝羞赧之意,轻轻点了点头。
阿娇满面欢容,笑声格外欢快:“这可真是一桩好消息。”
“是啊,”阿奕也笑着接口:“父皇若是知道了,不知会有多高兴。”
顾莞宁笑道:“我已经让人给你父皇送了喜信。”
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际,阿淳忽地扁扁嘴,哭了起来。
众人:“……”
第1015章 筹措(一)
阿淳相貌生得极好,平日乖巧嘴甜,十分讨人喜欢。
别说顾莞宁闵太后疼他入骨,便是满殿年龄长了几岁的孩童,平日也都喜欢他,对他颇多相让。
阿淳这一哭,让众人一头雾水。
“乖孙,这么好的事,你哭什么?”闵太后心疼不已地将阿淳搂进怀中。
顾莞宁也柔声问道:“阿淳,你为何要哭?”
阿淳委屈地吸鼻子,泪珠吧嗒吧嗒地继续掉落,一边哭道:“以后再有弟弟妹妹,娘最疼的就不是阿淳了。”
顾莞宁:“……”
阿娇阿奕:“……”
娘最疼的一直都是我才对!
阿娇阿淳心里默默想着,各自张口安慰阿淳:“这怎么会。阿淳这么乖巧听话,娘最喜欢的一定是阿淳!”
“阿娇说的对。谁也抢不走你的位置。”
阿淳眨巴着眼睛抬起头来,豆大的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娘,姐姐哥哥说的是不是真的?”
便是铁石心肠,在这样的眼神下,也会化作绕指柔。
顾莞宁目中满是怜惜,柔声应道:“是,娘最喜欢阿淳,以后生了弟弟妹妹,也抢不走阿淳的宠爱。”
阿淳这才破涕为笑。
……
中宫有孕的喜讯,在当日之内传遍宫中。之后两日,又传出宫外。
边关还在打仗,百官人心浮动,百姓更是惶惶难安。这个喜讯,稍稍冲淡了战事不利带来的阴云。
顾莞宁将宫务交给了闵太后,安心养胎。
不过,她虽不管宫务,宫中内外发生的大事小事,都瞒不过她的耳目。
譬如,平西伯父子率领五万神卫军赶赴边关增援。大军开拔之日,百姓们自动自发地夹道欢送。
譬如,打仗最耗金银米粮。户部周尚书为了筹措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几乎愁白了头。领着户部事务的魏王世子,近来也熬红了眼,已经连着多日没回魏王府了。
一场战争,死伤无数士兵百姓,战事所消耗的银两,也令国库元气大伤。
萧诩登基三年多,国库一直不算丰盈。这两年刚缓过劲来,偏又开始打仗。而且,还不知要打多久。户部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也怪不得周尚书和魏王世子头痛了。
小朝会的时候,周尚书苦着脸启奏:“启奏皇上,去岁田赋商赋俱已收归国库,为边军准备军饷物资已占去两成。神卫军开拔,也带走了半年的钱粮,又去了一成。前去边关增援的驻军,也要消耗许多金银。”
“边关还在打仗,已经战死的士兵还未统计,抚恤安家的费用,也是一笔骇人的数字。”
“除此之外,许多必不可少的开支也不能不用。微臣和世子领着户部众官员测算了两日,照这样下去,国库里的银两,只能撑上一年。”
可是,这一场战事,到底要打上多久,谁也不知道。
若一年之内能平息战事,便无大碍。缓上几年,空虚的国库便能得到缓解。如果这一场战事拖上两三年甚至更久,可就不妙了。
萧诩神色沉凝,眉间微微皱起。
魏王世子上前一步,拱手启奏:“皇上,微臣以为,必须做好长期打仗的准备。提前准备,才能临危不乱。”
“世子言之有理。”首辅王阁老一脸肃穆,沉声附和:“臣附议。”
崔阁老也道:“臣附议。”
……
众臣皆附议,接下来自然就要商议如何筹措军饷的事。
周尚书率先表态:“户部是真的挤不出一两银子了。各样开支都已被压缩减到最低,不能再少。除非,将大秦所有官员俸禄减半,倒也能省出一笔银子来。”
最后一句,纯属自嘲。
熟料,崔阁老竟赞许地看了过来:“周尚书这一提议甚佳。在朝为官,家资丰厚的不在少数。便是少发一半俸禄,也不至于饿肚子。”
顾海也道:“微臣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天子点头首肯:“准周尚书奏!”
周尚书:“……”
不带这样坑人的好吧!
这事一传出去,他这个户部尚书一定会被众官员骂得狗血临头!
周尚书原本就一张苦脸,现在更是苦不堪言。
魏王世子和周尚书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同情又无奈地看了过来。这个黑锅是背定了。总不能让天子担上刻薄的名声吧!
当然不能。
周尚书默默地咽下苦水。
韩王世子此时倒是庆幸不已。好在他领着刑部,不必像魏王世子现在这般头痛煎熬。也不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筹措军饷。
魏王世子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说道:“边关战事,关乎江山社稷,关乎人心安定。身为臣子,为君分忧是分内之事。大家群策群力,总能想出办法应对。”
得了!
众臣一听话音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能参加小朝会的,俱是朝中重臣。也多是望族勋贵出身。便是为官清廉的罗尚书,家资也颇为丰厚。魏王世子将主意打到众人头上来,也不算稀奇。
也罢!伸头一刀,缩头也得割上一刀。倒不如痛快些主动些,也能搏个忠君爱民的好名声。
王阁老和崔阁老显然打了同样的主意,一起上前两步:“臣有事启奏。”
然后,对视一眼。
王阁老表现地十分谦虚:“崔阁老请先启奏。”
“王阁老身为首辅,理当先启奏。”崔阁老更是谦逊。
众臣心中各自哂然,面上各自不动声色。
龙椅上的萧诩,将各人眼中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缓缓张口道:“王阁老年长,又是首辅,便先说吧!”
王阁老这才歉然看了崔阁老一眼,然后拱手启奏:“魏王世子适才所言,令老臣茅塞顿开。老臣薄有家资,愿捐赠五万两银子做军饷。”
五万两银子,并不是一个太大的数字。只是,身为阁老,也不宜张口捐赠太多。否则,倒要落人口舌。
萧诩顿时动容,大肆褒奖了高风亮节的王阁老一番。
王阁老泰然受之,在众人钦佩的目光中站回原位。
崔阁老这才拱手道:“臣愿捐赠四万两银子。”
第1016章 筹措(二)
这便是崔阁老的聪明之处了。
首辅王阁老捐了五万两,他自然不能越过王阁老。
有了崔阁老出言在先,其余众臣便也一一张口。或四万两或三万两不等。
苦着脸的周尚书立刻有精神了,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盘算。一想到将有近百万两银子入国库,心情顿时舒畅不已。
坐在龙椅上的萧诩和魏王世子交换了一个隐秘的眼神。
别人没有留意,一直盯着魏王世子的韩王世子却察觉到了,心里霍然明朗。此事分明是魏王世子之前就和天子商议好的……说不定此事就是魏王世子出谋献策!
这个狡猾的萧凛!
这等大事也不和他提前透个气!
白白地溜走了一个逢迎拍马的好机会!
韩王世子恨得牙痒,很快站了出来:“皇上,臣弟愿捐二十万两!”
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之前大家都不痛不痒地割点肉。没想到,韩王世子一张口就是二十万两!这么一来,让大家还如何自处?
尤其是第一个张口的王阁老,神色间再无坦然从容,有些微妙地尴尬起来。
魏王世子也微妙复杂地看了过来。
萧诩顿时动容又感动,温和地对韩王世子说道:“这二十万两未免太多了。韩王府如今也不宽裕,你捐赠五万两即可。”
韩王世子想也不想地慷慨激昂应道:“国若不存,何以家为?吐蕃突厥大举进犯,不将他们彻底打退,边关便不得安宁。别说是二十万两,便是韩王府家资尽去,臣弟也在所不惜!”
王阁老:“……”
王阁老只觉得脸上火辣辣。
萧诩感动至极,却未多夸赞,只说了一声好。
魏王世子也朗声道:“臣弟也捐赠二十万两!”
众臣面面相觑。
被儿女这般看着,顾莞宁难得有一丝羞赧之意,轻轻点了点头。
阿娇满面欢容,笑声格外欢快:“这可真是一桩好消息。”
“是啊,”阿奕也笑着接口:“父皇若是知道了,不知会有多高兴。”
顾莞宁笑道:“我已经让人给你父皇送了喜信。”
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际,阿淳忽地扁扁嘴,哭了起来。
众人:“……”
第1015章 筹措(一)
阿淳相貌生得极好,平日乖巧嘴甜,十分讨人喜欢。
别说顾莞宁闵太后疼他入骨,便是满殿年龄长了几岁的孩童,平日也都喜欢他,对他颇多相让。
阿淳这一哭,让众人一头雾水。
“乖孙,这么好的事,你哭什么?”闵太后心疼不已地将阿淳搂进怀中。
顾莞宁也柔声问道:“阿淳,你为何要哭?”
阿淳委屈地吸鼻子,泪珠吧嗒吧嗒地继续掉落,一边哭道:“以后再有弟弟妹妹,娘最疼的就不是阿淳了。”
顾莞宁:“……”
阿娇阿奕:“……”
娘最疼的一直都是我才对!
阿娇阿淳心里默默想着,各自张口安慰阿淳:“这怎么会。阿淳这么乖巧听话,娘最喜欢的一定是阿淳!”
“阿娇说的对。谁也抢不走你的位置。”
阿淳眨巴着眼睛抬起头来,豆大的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娘,姐姐哥哥说的是不是真的?”
便是铁石心肠,在这样的眼神下,也会化作绕指柔。
顾莞宁目中满是怜惜,柔声应道:“是,娘最喜欢阿淳,以后生了弟弟妹妹,也抢不走阿淳的宠爱。”
阿淳这才破涕为笑。
……
中宫有孕的喜讯,在当日之内传遍宫中。之后两日,又传出宫外。
边关还在打仗,百官人心浮动,百姓更是惶惶难安。这个喜讯,稍稍冲淡了战事不利带来的阴云。
顾莞宁将宫务交给了闵太后,安心养胎。
不过,她虽不管宫务,宫中内外发生的大事小事,都瞒不过她的耳目。
譬如,平西伯父子率领五万神卫军赶赴边关增援。大军开拔之日,百姓们自动自发地夹道欢送。
譬如,打仗最耗金银米粮。户部周尚书为了筹措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几乎愁白了头。领着户部事务的魏王世子,近来也熬红了眼,已经连着多日没回魏王府了。
一场战争,死伤无数士兵百姓,战事所消耗的银两,也令国库元气大伤。
萧诩登基三年多,国库一直不算丰盈。这两年刚缓过劲来,偏又开始打仗。而且,还不知要打多久。户部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也怪不得周尚书和魏王世子头痛了。
小朝会的时候,周尚书苦着脸启奏:“启奏皇上,去岁田赋商赋俱已收归国库,为边军准备军饷物资已占去两成。神卫军开拔,也带走了半年的钱粮,又去了一成。前去边关增援的驻军,也要消耗许多金银。”
“边关还在打仗,已经战死的士兵还未统计,抚恤安家的费用,也是一笔骇人的数字。”
“除此之外,许多必不可少的开支也不能不用。微臣和世子领着户部众官员测算了两日,照这样下去,国库里的银两,只能撑上一年。”
可是,这一场战事,到底要打上多久,谁也不知道。
若一年之内能平息战事,便无大碍。缓上几年,空虚的国库便能得到缓解。如果这一场战事拖上两三年甚至更久,可就不妙了。
萧诩神色沉凝,眉间微微皱起。
魏王世子上前一步,拱手启奏:“皇上,微臣以为,必须做好长期打仗的准备。提前准备,才能临危不乱。”
“世子言之有理。”首辅王阁老一脸肃穆,沉声附和:“臣附议。”
崔阁老也道:“臣附议。”
……
众臣皆附议,接下来自然就要商议如何筹措军饷的事。
周尚书率先表态:“户部是真的挤不出一两银子了。各样开支都已被压缩减到最低,不能再少。除非,将大秦所有官员俸禄减半,倒也能省出一笔银子来。”
最后一句,纯属自嘲。
熟料,崔阁老竟赞许地看了过来:“周尚书这一提议甚佳。在朝为官,家资丰厚的不在少数。便是少发一半俸禄,也不至于饿肚子。”
顾海也道:“微臣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天子点头首肯:“准周尚书奏!”
周尚书:“……”
不带这样坑人的好吧!
这事一传出去,他这个户部尚书一定会被众官员骂得狗血临头!
周尚书原本就一张苦脸,现在更是苦不堪言。
魏王世子和周尚书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同情又无奈地看了过来。这个黑锅是背定了。总不能让天子担上刻薄的名声吧!
当然不能。
周尚书默默地咽下苦水。
韩王世子此时倒是庆幸不已。好在他领着刑部,不必像魏王世子现在这般头痛煎熬。也不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筹措军饷。
魏王世子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说道:“边关战事,关乎江山社稷,关乎人心安定。身为臣子,为君分忧是分内之事。大家群策群力,总能想出办法应对。”
得了!
众臣一听话音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能参加小朝会的,俱是朝中重臣。也多是望族勋贵出身。便是为官清廉的罗尚书,家资也颇为丰厚。魏王世子将主意打到众人头上来,也不算稀奇。
也罢!伸头一刀,缩头也得割上一刀。倒不如痛快些主动些,也能搏个忠君爱民的好名声。
王阁老和崔阁老显然打了同样的主意,一起上前两步:“臣有事启奏。”
然后,对视一眼。
王阁老表现地十分谦虚:“崔阁老请先启奏。”
“王阁老身为首辅,理当先启奏。”崔阁老更是谦逊。
众臣心中各自哂然,面上各自不动声色。
龙椅上的萧诩,将各人眼中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缓缓张口道:“王阁老年长,又是首辅,便先说吧!”
王阁老这才歉然看了崔阁老一眼,然后拱手启奏:“魏王世子适才所言,令老臣茅塞顿开。老臣薄有家资,愿捐赠五万两银子做军饷。”
五万两银子,并不是一个太大的数字。只是,身为阁老,也不宜张口捐赠太多。否则,倒要落人口舌。
萧诩顿时动容,大肆褒奖了高风亮节的王阁老一番。
王阁老泰然受之,在众人钦佩的目光中站回原位。
崔阁老这才拱手道:“臣愿捐赠四万两银子。”
第1016章 筹措(二)
这便是崔阁老的聪明之处了。
首辅王阁老捐了五万两,他自然不能越过王阁老。
有了崔阁老出言在先,其余众臣便也一一张口。或四万两或三万两不等。
苦着脸的周尚书立刻有精神了,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盘算。一想到将有近百万两银子入国库,心情顿时舒畅不已。
坐在龙椅上的萧诩和魏王世子交换了一个隐秘的眼神。
别人没有留意,一直盯着魏王世子的韩王世子却察觉到了,心里霍然明朗。此事分明是魏王世子之前就和天子商议好的……说不定此事就是魏王世子出谋献策!
这个狡猾的萧凛!
这等大事也不和他提前透个气!
白白地溜走了一个逢迎拍马的好机会!
韩王世子恨得牙痒,很快站了出来:“皇上,臣弟愿捐二十万两!”
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之前大家都不痛不痒地割点肉。没想到,韩王世子一张口就是二十万两!这么一来,让大家还如何自处?
尤其是第一个张口的王阁老,神色间再无坦然从容,有些微妙地尴尬起来。
魏王世子也微妙复杂地看了过来。
萧诩顿时动容又感动,温和地对韩王世子说道:“这二十万两未免太多了。韩王府如今也不宽裕,你捐赠五万两即可。”
韩王世子想也不想地慷慨激昂应道:“国若不存,何以家为?吐蕃突厥大举进犯,不将他们彻底打退,边关便不得安宁。别说是二十万两,便是韩王府家资尽去,臣弟也在所不惜!”
王阁老:“……”
王阁老只觉得脸上火辣辣。
萧诩感动至极,却未多夸赞,只说了一声好。
魏王世子也朗声道:“臣弟也捐赠二十万两!”
众臣面面相觑。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277/13602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