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节
推荐阅读:暴雪停止以后、习焉不察(1v1 H)、【西幻】魔法红玫瑰、喵喵(1v1)、驯服(出轨 np)、入高门 (民国NPH)、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临时夫妻(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
从头到尾,自己似乎都落后一步。
“京城里的那些人,可有什么异动?”
朱允炆问道。
顾三审侧身挡住风口,道:“无论是藩王世子,还是公侯子弟,皆没有多少异动。只是徐增寿与李增枝、朱高煦等人走得很近,时不时结伴去秦淮河畔。”
“哦,这三个人吗?”
朱允炆嘴角微微一动。
李增枝是李景隆的弟弟,徐增寿是徐辉祖的弟弟,朱高煦是朱棣的儿子,背后是两个国公、一个燕王。
结合历史的记载,李增枝心怀不轨,徐增寿是个彻头彻尾的叛徒,朱高煦又是一个造-反派……
这三人,还真是一丘之貉。
“朕记得朱高煦在国子监读书,怎么,他肄业了?”
朱允炆问道。
顾三审听闻此一问,轻松一笑,回道:“皇上,他被杨士奇祭酒赶出了国子监……”
“赶出去了?”
朱允炆眉头一抬。
顾三审点了点头,解释道:“元宵之后,国子监监生提交课业,朱高煦不仅没有交课业,且去年冬考不过关,加之其劣迹斑斑,从不用心学业,便将其除名国子监。听闻杨士奇还设置了新规,不认真对待课业,屡次违反国子监规定者,赶出国子监。”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来,一个祭酒敢对世子下手,看来杨士奇的骨头也够硬。
出了通济门,是一条笔直的混凝土道路,延至远方。
道路之上,商旅之人往来奔波,热闹不凡,就连不远处的扇骨台,也已成了一座真正的小镇。
“去找下李老三与李九。”
朱允炆安排道。
李老三正在船上检查新到的水泥,听闻朱允炆传召,连忙带人跑了过去。
朱允炆止住了李老三行礼,问道:“李九呢?”
“回皇上,李九此时应在十里之外监工,当下混凝土道路材料库存已到顶,正是施工的好时候,我们打算安排人手,自苏杭两地,两端同时施工,齐头并进,以缩短工期。”
李老三浑似变了一个人,谈起混凝土工程一事,更是眉飞色舞。
朱允炆踩了踩混凝土道路,看着李老三与其身后的工人,道:“既然他在远处,那就不要打扰他了。朕今日来这里,是想问你们日后打算,走,茶楼说吧。”
茶楼,包了几桌。
李老三等人围坐下来,朱允炆审视过众人之后,笑道:“说说吧,眼下开春了,你们如何打算的?是想继续留在京师,还是回怀远耕作?”
怀远大水已退,此时返乡,春耕正是时候,若再耽误一个多月,便会误了农时。
李老三等人原是笑容满面,突然便凝固了下来。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所有入京灾民面临的最大问题。
李老三也发愁,若搁置在以往任何时候,水灾退了,自然是回家继续种地,没有任何商量可言,谁愿意待在他乡?
可现在不一样!
当下,自己是混凝土道路施工的小工头,上面不是工部官员就是皇上,虽然没有什么权势,但毕竟管着四百余人,比知县强多了。
再说了,待在京师,有工资拿,儿子又想要走仕途,现在就在国子监旁听呢,这要回怀远种地,那自己就没任何前景可言,儿子也别想混了……
可是人总是要有个家,有个根的。
自己的父亲、爷爷、太爷爷都埋在了怀远,没个人回去,逢年过节,连上坟的人都没有,岂不是大不孝?
万一被哪个不开眼的人刨了祖坟,以后下去团聚,怎么给老一辈交代?
再说了,自己等人的户籍还在怀远等地,他们在京师是没户籍的,只是“流民”,一直留在京师,顶着“流民”的帽子,能被人接受吗?
“皇上,我想要留下来。”
李老三目光中仍有些迟疑,但口中却依旧坚持道:“我想要留在这里修筑混凝土道路。”
“你们呢?”
朱允炆看向其他人。
一些人表态愿意留下来,但更多的人却低下了头,不敢说话。
朱允炆看着身旁的人,认真说道:“朕知道你们为难,一方面是京师所得之大,一年抵耕作三年,一方面是眷恋故土,思乡心切。如何选择,朕都不会为难你们。只是——朕希望你们可以想清楚……”
“我们作出选择,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子孙后代?故土难离,只是因为根在那里,先辈也有飘零时,他们有勇气扎根一地,难道我们还没有先辈的勇气?留下来开出一片天地,为了子孙后代留个家业,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第三百二十八章 爱民如子的皇帝
朱允炆极度渴望人丁增加,浩荡疆域的大明,满打满算只有六千多万人,这搁在后世,也就北上广三个地的人口。
只是生孩子不是下饺子,上午和面,中午就能下锅了,它需要时间。
朱允炆可以给大明时间,慢慢地来。
但给不了南京时间。
作为大明帝国的首都,南京现在的人口满打满算,还不到六十万(不计三大营),将这个数字与宋、元相比,可谓是寒酸至极。
北宋汴梁一百五十万人口,南宋临安一百二十万人口,元朝大都也有一百多万人口。
繁华是靠人支撑起来的。
可现在的南京……
好不容易借灾民入京师之策,吸纳了四万余人,劳心劳力安排就业、教育,为的就是让他们留在京师,将地方农户户籍转为南京城市户籍。
万一这些人都跑路回去种地了,这多少工程要停摆。
朱允炆继续劝道:“李老三,你父亲是做什么的?哦,佃农,爷爷呢?也是佃农,你们呢……看吧,大家都是佃农出身,这些年成了农户。你们希望孩子继续是农户,还是希望孩子能有其他出路?”
“其他出路?能有什么出路?”
一个农户低声嘟囔了一句。
李老三板着脸,刚想起身训斥,却被朱允炆用眼神制止,然后对那位农户说道:“回到故土,只有以农为生这一条路吧?可留在京师,孩子可以上学堂,若学问有成,还可进入仕途。”
“即便入不了仕途,也能识文断字,做个账房先生,贩点货物,进入书馆,成为匠人……让朕说,孩子想走哪一条路,可由着他们选。”
李老三有些吃惊地看着朱允炆,由着自个选?
这岂不是违背了太祖的户籍制?
不过想想这位,貌似没将祖制放在眼里过……
“为了孩子,我愿意留下来!”
一名农户表示道。
“我也留下来!”
“我们也留下。”
一些用户纷纷表态。
朱允炆欣慰地点了点头,看向一旁不出声的农户,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回皇上,梁宝。”
“可是有什么难处?”
朱允炆和善地问道。
梁宝暗黄色的脸上浮现出了几分惊慌,低着头回道:“我,我父亲今年六十有三,腿脚不太好,他老人家一直在念叨回家……”
朱允炆沉默不语。
老人希望归家,这种心愿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很难阻挡的,古人对故土的眷恋,是很多后世漂泊的人无法想象的。
死也要死在家乡,是他们用尽一生最后的执着。
朱允炆侧过身,对顾三审吩咐道:“去请个太医来,给梁宝的父亲看看,嗯,再安排一辆马车,腿脚不好,就莫要赶路回去了。”
顾三审答应,召过来人嘱托。
朱允炆看向梁宝,道:“你是个孝顺之人,朕很欣慰。无论是留还是回,朕都为有你,有你们这样的百姓感到骄傲。”
梁宝感动的无以复加,呜了一嗓子,便忍不住流泪,其他人也被朱允炆的关护所感动。
这是一个好皇帝,真正的爱民如子。
不久之后,这件事便传入灾民之中,无数灾民看到了太医给梁宝的父亲诊治,看到了马车栓在了梁宝家门口,看到了朱允炆命人贴出来的告示。
这应该是大明最短的告示:
告百姓:
留下来,朕欢迎。
若回去,朕送行。
原本争执与犹豫是去是留的百姓,在这一刻作出了决断:
留下来!
就连梁宝的父亲也改变了态度,不为其他,只为报恩。
皇上给的恩情,大于天。
事后户部统报,入京灾民四万六千余人,离京四千余人,朱允炆没有食言,亲至城外送行灾民。
朝廷动用水师船队,将这些人转运至北岸,自有车马接应。
这一日朝堂,户部夏元吉询问:“皇上,灾民不离京师,那其在县府之内的耕地如何处置?是收回朝廷另行分配,还是任由荒废?”
朱允炆思索了下,说道:“告诉在京所有灾民,是他们的田依旧是他们的。但田地不可荒芜,可借鉴对中法,安排商人前往耕作,所收粮食可折为盐引,依旧免税三年。”
夏元吉听闻如此安排,便不再说什么。
朱允炆皱眉道:“朕听闻山西依旧有大量人口,人多地贫,有近一半人吃饭都成问题。不若自山西再向外迁移五十万人口,填北平三十万、开封十万,其他分散于荒芜之地吧。”
“京城里的那些人,可有什么异动?”
朱允炆问道。
顾三审侧身挡住风口,道:“无论是藩王世子,还是公侯子弟,皆没有多少异动。只是徐增寿与李增枝、朱高煦等人走得很近,时不时结伴去秦淮河畔。”
“哦,这三个人吗?”
朱允炆嘴角微微一动。
李增枝是李景隆的弟弟,徐增寿是徐辉祖的弟弟,朱高煦是朱棣的儿子,背后是两个国公、一个燕王。
结合历史的记载,李增枝心怀不轨,徐增寿是个彻头彻尾的叛徒,朱高煦又是一个造-反派……
这三人,还真是一丘之貉。
“朕记得朱高煦在国子监读书,怎么,他肄业了?”
朱允炆问道。
顾三审听闻此一问,轻松一笑,回道:“皇上,他被杨士奇祭酒赶出了国子监……”
“赶出去了?”
朱允炆眉头一抬。
顾三审点了点头,解释道:“元宵之后,国子监监生提交课业,朱高煦不仅没有交课业,且去年冬考不过关,加之其劣迹斑斑,从不用心学业,便将其除名国子监。听闻杨士奇还设置了新规,不认真对待课业,屡次违反国子监规定者,赶出国子监。”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来,一个祭酒敢对世子下手,看来杨士奇的骨头也够硬。
出了通济门,是一条笔直的混凝土道路,延至远方。
道路之上,商旅之人往来奔波,热闹不凡,就连不远处的扇骨台,也已成了一座真正的小镇。
“去找下李老三与李九。”
朱允炆安排道。
李老三正在船上检查新到的水泥,听闻朱允炆传召,连忙带人跑了过去。
朱允炆止住了李老三行礼,问道:“李九呢?”
“回皇上,李九此时应在十里之外监工,当下混凝土道路材料库存已到顶,正是施工的好时候,我们打算安排人手,自苏杭两地,两端同时施工,齐头并进,以缩短工期。”
李老三浑似变了一个人,谈起混凝土工程一事,更是眉飞色舞。
朱允炆踩了踩混凝土道路,看着李老三与其身后的工人,道:“既然他在远处,那就不要打扰他了。朕今日来这里,是想问你们日后打算,走,茶楼说吧。”
茶楼,包了几桌。
李老三等人围坐下来,朱允炆审视过众人之后,笑道:“说说吧,眼下开春了,你们如何打算的?是想继续留在京师,还是回怀远耕作?”
怀远大水已退,此时返乡,春耕正是时候,若再耽误一个多月,便会误了农时。
李老三等人原是笑容满面,突然便凝固了下来。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所有入京灾民面临的最大问题。
李老三也发愁,若搁置在以往任何时候,水灾退了,自然是回家继续种地,没有任何商量可言,谁愿意待在他乡?
可现在不一样!
当下,自己是混凝土道路施工的小工头,上面不是工部官员就是皇上,虽然没有什么权势,但毕竟管着四百余人,比知县强多了。
再说了,待在京师,有工资拿,儿子又想要走仕途,现在就在国子监旁听呢,这要回怀远种地,那自己就没任何前景可言,儿子也别想混了……
可是人总是要有个家,有个根的。
自己的父亲、爷爷、太爷爷都埋在了怀远,没个人回去,逢年过节,连上坟的人都没有,岂不是大不孝?
万一被哪个不开眼的人刨了祖坟,以后下去团聚,怎么给老一辈交代?
再说了,自己等人的户籍还在怀远等地,他们在京师是没户籍的,只是“流民”,一直留在京师,顶着“流民”的帽子,能被人接受吗?
“皇上,我想要留下来。”
李老三目光中仍有些迟疑,但口中却依旧坚持道:“我想要留在这里修筑混凝土道路。”
“你们呢?”
朱允炆看向其他人。
一些人表态愿意留下来,但更多的人却低下了头,不敢说话。
朱允炆看着身旁的人,认真说道:“朕知道你们为难,一方面是京师所得之大,一年抵耕作三年,一方面是眷恋故土,思乡心切。如何选择,朕都不会为难你们。只是——朕希望你们可以想清楚……”
“我们作出选择,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子孙后代?故土难离,只是因为根在那里,先辈也有飘零时,他们有勇气扎根一地,难道我们还没有先辈的勇气?留下来开出一片天地,为了子孙后代留个家业,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第三百二十八章 爱民如子的皇帝
朱允炆极度渴望人丁增加,浩荡疆域的大明,满打满算只有六千多万人,这搁在后世,也就北上广三个地的人口。
只是生孩子不是下饺子,上午和面,中午就能下锅了,它需要时间。
朱允炆可以给大明时间,慢慢地来。
但给不了南京时间。
作为大明帝国的首都,南京现在的人口满打满算,还不到六十万(不计三大营),将这个数字与宋、元相比,可谓是寒酸至极。
北宋汴梁一百五十万人口,南宋临安一百二十万人口,元朝大都也有一百多万人口。
繁华是靠人支撑起来的。
可现在的南京……
好不容易借灾民入京师之策,吸纳了四万余人,劳心劳力安排就业、教育,为的就是让他们留在京师,将地方农户户籍转为南京城市户籍。
万一这些人都跑路回去种地了,这多少工程要停摆。
朱允炆继续劝道:“李老三,你父亲是做什么的?哦,佃农,爷爷呢?也是佃农,你们呢……看吧,大家都是佃农出身,这些年成了农户。你们希望孩子继续是农户,还是希望孩子能有其他出路?”
“其他出路?能有什么出路?”
一个农户低声嘟囔了一句。
李老三板着脸,刚想起身训斥,却被朱允炆用眼神制止,然后对那位农户说道:“回到故土,只有以农为生这一条路吧?可留在京师,孩子可以上学堂,若学问有成,还可进入仕途。”
“即便入不了仕途,也能识文断字,做个账房先生,贩点货物,进入书馆,成为匠人……让朕说,孩子想走哪一条路,可由着他们选。”
李老三有些吃惊地看着朱允炆,由着自个选?
这岂不是违背了太祖的户籍制?
不过想想这位,貌似没将祖制放在眼里过……
“为了孩子,我愿意留下来!”
一名农户表示道。
“我也留下来!”
“我们也留下。”
一些用户纷纷表态。
朱允炆欣慰地点了点头,看向一旁不出声的农户,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回皇上,梁宝。”
“可是有什么难处?”
朱允炆和善地问道。
梁宝暗黄色的脸上浮现出了几分惊慌,低着头回道:“我,我父亲今年六十有三,腿脚不太好,他老人家一直在念叨回家……”
朱允炆沉默不语。
老人希望归家,这种心愿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很难阻挡的,古人对故土的眷恋,是很多后世漂泊的人无法想象的。
死也要死在家乡,是他们用尽一生最后的执着。
朱允炆侧过身,对顾三审吩咐道:“去请个太医来,给梁宝的父亲看看,嗯,再安排一辆马车,腿脚不好,就莫要赶路回去了。”
顾三审答应,召过来人嘱托。
朱允炆看向梁宝,道:“你是个孝顺之人,朕很欣慰。无论是留还是回,朕都为有你,有你们这样的百姓感到骄傲。”
梁宝感动的无以复加,呜了一嗓子,便忍不住流泪,其他人也被朱允炆的关护所感动。
这是一个好皇帝,真正的爱民如子。
不久之后,这件事便传入灾民之中,无数灾民看到了太医给梁宝的父亲诊治,看到了马车栓在了梁宝家门口,看到了朱允炆命人贴出来的告示。
这应该是大明最短的告示:
告百姓:
留下来,朕欢迎。
若回去,朕送行。
原本争执与犹豫是去是留的百姓,在这一刻作出了决断:
留下来!
就连梁宝的父亲也改变了态度,不为其他,只为报恩。
皇上给的恩情,大于天。
事后户部统报,入京灾民四万六千余人,离京四千余人,朱允炆没有食言,亲至城外送行灾民。
朝廷动用水师船队,将这些人转运至北岸,自有车马接应。
这一日朝堂,户部夏元吉询问:“皇上,灾民不离京师,那其在县府之内的耕地如何处置?是收回朝廷另行分配,还是任由荒废?”
朱允炆思索了下,说道:“告诉在京所有灾民,是他们的田依旧是他们的。但田地不可荒芜,可借鉴对中法,安排商人前往耕作,所收粮食可折为盐引,依旧免税三年。”
夏元吉听闻如此安排,便不再说什么。
朱允炆皱眉道:“朕听闻山西依旧有大量人口,人多地贫,有近一半人吃饭都成问题。不若自山西再向外迁移五十万人口,填北平三十万、开封十万,其他分散于荒芜之地吧。”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3358/211947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