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ccess denied for user 'ODBC'@'localhost' (using password: NO) in E:\104.233.139.202\www.po18.work\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E:\104.233.139.202\www.po18.work\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第427节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历史军事 - PO18文学

第427节

推荐阅读:

    黄子澄啊黄子澄,你知道你为什么能进入内阁吗?
    不是因为你有能力,而是因为需要你腾出位置,让夏元吉接任户部尚书!
    真以为你进入内阁,就真是政治老手了?
    还保举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就李景隆的能力,根本就不够给耿炳文提鞋的。你不看看徐辉祖、铁铉等人,他们何曾说起过李景隆是将帅之才?
    面对咄咄逼人的黄子澄,解缙站出来反对:“皇上,如何处置长兴侯暂且不论,但提拔曹国公是万万不可。此人能力平庸,最多只能是一参将,绝非主将之才。”
    黄子澄反驳道:“耿炳文屡屡犯错,导致军士损失惨重,你等还要维护他到何时?”
    朱允炆冷眼看着黄子澄,道:“现在朕让你们讨论的是,青州战事打成这样,如何给天下一个交代,而不是保举曹国公接替耿炳文之事。”
    黄子澄脸色一变,皇上这是不支持自己啊。
    铁铉思索再三,表态道:“青州战事损失颇大,耿炳文无疑应负责。然若无他一力支撑青州,青州白莲教徒极有可能混乱整个青州府,乃至山东诸地。臣以为,耿炳文功大于过,不宜处罚。”
    徐辉祖听了铁铉的话,放松不少,顺着说道:“从大局来看,耿炳文是有功劳的,只是局部失误,导致战损偏大,臣附议铁尚书之言。”
    朱允炆看向铁铉与徐辉祖,道:“从大局来看,耿炳文是有功劳,但从局部与结果来看,耿炳文的过错不容忽视,白莲余孽逃窜不知所踪,他日再起,百姓还要遭难!”
    “皇上,臣有话说。”
    杨荣走出,严肃地说道:“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即便是如中山王,也有误判局势损兵折将之时。青州城白莲变动仓促,耿炳文临机决断,并下令攻城,这在战场之上是并无错误,一旦夺取了青州城,便切断了白莲教的退路,这在战略上也是对的。只不过耿炳文错误估计了白莲教的实力与冲击方向。”
    “而玲珑山又不是适合大规模作战之地,围山封路是最佳选择。若仓促安排军士进山,必会损失惨重。故此,臣以为耿炳文指挥并无问题。”
    在杨荣看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谁也不可能预知敌人的作战意图,提前做好充分应对。
    若每一次战斗都因损失颇大而惩罚主将,那日后谁带兵打仗,都必须先考虑战场损伤,为了不因此而累及官途,这些人很可能会学习刘遂,能打则打,不能打直接退走。
    朱允炆听闻杨荣提醒,发现自己有些着急了,看着这封文书,即心疼战死军士,又担心白莲沫儿再次作乱。
    郁新、解缙等人站出来支持杨荣的意见。
    朱允炆终摆了摆手,道:“朕不曾亲临战场,不知道临机决断总有风险。罢了,解缙拟旨,嘉奖耿炳文与作战军士。对战损军士,按新军之策厚葬吧,至于钱粮,直接从山东布政使今年的夏税中划拨吧。”
    “皇上圣明。”
    解缙、徐辉祖、铁铉等人行礼,准备离开。
    黄子澄不依不饶,道:“若朝廷过于偏袒耿炳文,两千军士定会死不瞑目!”
    朱允炆紧锁眉头,见黄子澄如此不知进退,便说道:“青州战事刚刚结束,不如就由黄爱卿前往青州,暂领知府,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吧。”
    黄子澄浑身一颤,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一脚将自己从京师内阁踢到山东青州知府?
    我又没犯错,凭什么贬我的官?
    朱允炆附带了句:“张紞是内阁大臣,去了云南。茹瑺是内阁大臣,去了山西。你也是朝廷重臣,去青州不算委屈吧?”
    黄子澄难以相信,张紞去云南是当布政使,茹瑺去山西是当巡抚,自己去青州,就当知府!
    这都不叫委屈,叫什么?
    朱允炆没有理睬黄子澄的哀求,这个人不能继续留在内阁了,一个连李景隆都能推荐的家伙,说明他的能力已经到头了。
    这种人,还是主政一方合适,待在内阁,迟早会害很多人,坏很多事。
    郁新虽然是黄子澄的“政治同盟”,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说一句话,原因只是因为这段时间里,黄子澄越发不受控,甚至与自己对立唱反调。
    一个不能被控制的棋子,皇上不赶走他,自己也会赶走。
    现在不听话的要走了,那就再找个听话的人吧……
    第五百零六章 大宁军情(三更)
    北平,燕王府。
    朱棣正在翻阅兵书,频频点头。
    兵法之道,虚虚实实,变幻无穷,只这《孙子兵法》,每翻一次,便有新的感悟。
    此时,丘福敲门走了进来,递上一份文书,道:“王爷,京里人传来消息,皇上已下令将齐王朱榑的尸体烧成灰烬,撒入长江口。”
    朱棣接过文书打开看了两眼,便丢到一旁,道:“挫骨扬灰,皇上还真下得了手。若本王起兵,怕也是这个下场吧?”
    丘福脸颊微微一颤,连忙说道:“属下的命永远只属于王爷一人。”
    朱棣哈哈笑了笑,摆了摆手,道:“本王可没有争霸之心了,当初答应太祖守护大明边疆,那就守护到底吧。”
    丘福后背发凉。
    眼下确实不可能再起事了,朱允炆已经立足脚跟,京师又有正、副三大营,还有无敌的水师船队,就算是朱棣有通天手段,打下了整个江北地区,也无法在水师船队之下,越过长江打下南京啊。
    想想都可怕,朱榑四万余人被打得惨败,自己都被淹死了,结果大明水师都没什么损伤,传闻中水师装配了一种威力巨大的火器,也不知道到底多厉害,能一口气打败二百余艘战船。
    “炽儿还在济宁吗?”
    朱棣问道。
    丘福回道:“三日前收到消息,世子正在监察会通河,还抓了几个欺负百姓与匠人的官吏。眼下好像正在学习制作什么,混凝土石板……”
    “混凝土石板?”
    朱棣眯着眼,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北平城外的混凝土道路,是谁在负责修筑?眼下延伸到哪里了?”
    丘福想了想,方说道:“具体是谁负责,属下并没有调查。但北平的混凝土道路,分三个方向,南下保定、河间,济南,通向京师,这一段刚到新城。西面朝向大同,这一段也刚到白羊口所位置。还有东北方向,接辽东,这一段施工速度最快,听说要修到山海关,眼下已到通州,据说蓟州那边也有人在修路。”
    朱棣在脑海里盘算着这些混凝土道路的方向,问道:“为何东北方向最快?”
    丘福摇头,道:“听说最初主修北平到大同一线的混凝土路,但后来不知为何,东北方向汇聚了更多人手,进度也最快。”
    朱棣皱着眉头,道:“或许关外不太平,最近可有宁王的消息?”
    丘福摇头。
    眼下朱棣在北平并没有三护卫,本身也不再是北方军队的统帅,无权接触军情军报。
    控制北平城的平安,显然没有主动提供情报的觉悟。
    朱棣在房间中不断踱步,皇上已经公开下旨,裁撤藩王护卫及官属,听听,是公开下旨,不是秘密下旨。这说明裁撤藩王护卫已成朝廷共识,已成人心所向!
    在周王被处死,齐王被挫骨扬灰之后,相信任何藩王都不会再与朝廷对抗。
    毕竟朝廷的实力在那摆着,加上朱允炆不是个善茬,能囚禁的直接杀死,已经死了的,还要烧成灰,若是有人想要造反,必须得掂量掂量,下场能不能超出这两种之外……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庆王、肃王、鲁王、蜀王等藩王都在被裁撤之列,唯独不见宁王,朱棣不认为是朱允炆忘记了朱权,恰恰相反,更像是凸显朱权。
    皇上如此刻意,朱权到底在大宁做了些什么,他不会真的与朵颜卫勾结,割裂关外吧?
    朱棣一想到存在这种可能,心头就有几分凉意。
    “不行,你去把平安叫过来。”
    朱棣有些不放心。
    在众多兄弟中,朱棣唯一能看得顺眼,唯一平视的,除了已经亡故的朱标,也就只有朱权了。
    现在朝廷实力与日俱增,二炮局更是出了不少锐利火器,若朱权效仿朱榑作乱,那他的下场将会更为凄惨!
    好歹兄弟一场,朱棣不想他日兵戎相见,生死相搏。
    大宁城北百里。
    安全局千户杨成躲在马肚子一侧,一根箭矢咻地从马背上掠过,杨成一抓缰绳,身体一动,几乎完全趴在了马背上。
    “杀!”
    身后三十余骑朵颜卫人不断追击,弓弩不断射出长箭。
    杨成吐了一口血水,咬了咬牙,从腰间摘下短剑,对马匹低声说了句“抱歉”,便将短剑刺入马的臀部,马匹吃痛之下,撒腿飞奔。
    朵颜卫的精骑似乎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杀掉杨成,马鞭子不断挥舞。
    一座山丘上,刘长阁躺在草丛中,听到动静,便坐了起来,拿起望远镜看了看,便吹了个口哨,山丘后,二十骑兵缓缓出现。
    “一个不留!”
    刘长阁将口中的青草吐掉,抓过安全局人递过来的缰绳,飞身上马,飞奔而下。
    杨成想要控制住马匹,但马匹显然不受控制,直奔上山丘,一溜烟就带着杨成跑了……
    刘长阁没有管杨成,而是手挽长弓,瞄准了对冲而来的朵颜卫骑兵,为首的朵颜骑兵也看到了刘长阁,长弓引开,对着刘长阁。
    距离在不断拉进,三百步,二百步,一百五十步,竟都没有一人先出手。
    眼看着已拉进到百步以内,弓弦声陡然响起。
    刘长阁眼神一凝,手一松开,长箭便破空而去,三棱箭矢在空中旋转飞行,一支支箭擦着飞过。
    朵颜卫骑兵阴笑着看着刘长阁等人,明军本就不善骑战,况且还只是二十骑,也敢与自己三十骑对冲?
    “盾!”
    刘长阁高喊一声,手一伸,从背后取下一个不算大的盾牌,长方形,正好足以护住前身,箭矢咚咚钉在盾牌之上,刘长阁直接丢下盾牌,骑兵此时已距离对方不到五十步。
    “火,火铳?”
    朵颜卫骑兵呆住了,刚刚拿出的箭还没搭上弓弦,刘长阁的骑兵已经端着火铳,一铳打来,一堆钳子弹飞了过来,直打在脸上。
    很疼,还有点热乎。
    这是朵颜卫骑兵最后的知觉。
    刘长阁倒转火铳,冲着已经接近的朵颜骑兵就是一铁“榔头”,噗一声,脑袋顿时开了花,谁家的脑袋也经不起二十几斤铁锤砸啊。
    经过三轮打击,安全局以轻伤三人的代价,全灭了朵颜三十骑兵。
    这个时候,杨成终控好马匹赶了回来,对收拾残局的刘长阁说道:“大事不好,朵颜卫脱鲁忽察儿已经勾结了瓦剌王哈什哈,哈什哈自杭爱山起兵,带精骑五万,已在东征途中。”
    刘长阁驱马看向远处,正有一股骑兵朝着这里杀来,至少五百骑,便回头道:“带走马匹与弓箭,割下人头,我们要快点返回大宁城。”
    杨成换了一匹马,与刘长阁等人一起朝着大宁城的方向前进。
    一路奔波,至深夜一行人才抵达大宁城,勘验好身份之后,才被吊入城中。
    刘长阁与杨成找到盛庸,通报了哈什哈起兵东征的消息。
    盛庸得知之后,也是惊讶不已,再三确认,才明白此事为真,极为凝重地说道:“哈什哈乃是瓦剌王,名副其实的北元统治者,又是能征善战之人,他率部东征,定会联合鞑靼、朵颜卫一同进攻大宁,以大宁城中兵力,即不能战,也不能守!”
    大宁远离城关,一旦被包围,便会成为一座孤城。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3358/211949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