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节
推荐阅读:暴雪停止以后、习焉不察(1v1 H)、【西幻】魔法红玫瑰、喵喵(1v1)、驯服(出轨 np)、入高门 (民国NPH)、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临时夫妻(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
宋礼见朱允炆不说话,便继续讲述:“其二,兑运法。这类法子需要朝廷多设仓库,由百姓直接将漕粮就近运输至附近仓库,之后仓库附近卫所转运漕粮,但这种法子,需要将农民节省的里程,兑换为相应的费用支给官府。”
“等等!节省掉的里程兑为费用,交给官府?”
朱允炆打住了宋礼,一脸疑惑。
宋礼连连点头,见朱允炆眼神中有些愤怒,连忙解释:“皇上,其他朝代大致都是如此,即便是支运法,漕运的所有成本,也都是由百姓承担的。”
“百姓承担?承担哪些费用?”
朱允炆握紧了拳头。
宋礼面对朱允炆有些威严的目光有些胆怯,低头道:“这里的费用,便是过河费、修船费、拉纤过闸费……”
“放肆!”
朱允炆怒喝。
宋礼腿一软,跪了下来。
朱允炆怒目而视:“让百姓承担漕运,耗时耗力,竟还需让他们承担费用,这是什么道理?修船的钱,凭什么要百姓出?拉纤过闸的钱,又凭什么让百姓出?漕运漕粮乃是朝廷之物,又为何缴纳过河费?即便需要缴纳,也是朝廷来出,凭什么让百姓出?”
宋礼有些哆嗦,无奈地说出了一个答案:“前朝莫不是如此啊!”
夏元吉见宋礼如此,走了出来,帮着宋礼说:“皇上,宋侍郎所言并无错误,隋唐至今,漕运主力多是民工百姓,朝廷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花销与成本,只能以徭役的名义,强行摊派在百姓身上,让其即出粮,又运粮,同时还承担相应的费用,以此来换取其来年赋税减免。”
朱允炆甩袖问:“若百姓一年只需纳粮一石,朝廷强行摊派漕运,让其出各种费用,其耗费竟比正粮还多出两石、三石,是你们,你们愿意吗?”
夏元吉沉默,宋礼低头。
朱允炆心头很是酸涩,这种事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曾一次次上演,有些百姓甚至因为漕运而破产,不得不卖儿卖女,最后沦落为一无所有的流民!
漕运吸血啊,尤其是漕运的组织者是里长,是保长,是士绅之流,谁跟他们不对付,他们就找谁家去漕运粮食,漕运粮食的吃喝用度,各类费用,包括船伤了,都需要这家来承担,敢不去,抓官府不二话!
去吧,可能就意味着这家彻底完了!
比如知县让里长送一百石粮食去淮安,里长选择了张三负责漕运,张三家里原本只需要缴纳六斗粮的,可因为是负责漕运,那张三就必须管随行的人吃饭。
张三你得记住了,吃饭随便你吃,但要运输的漕粮一百石是不能少一粒粮食,中途要过个闸门,要雇佣纤夫,你也得出钱,超期太久是需要问罪的……
原本家里还能吃得起饭的,跑了一趟漕运回来,张三发现背负了一堆债,不得不改行,当了法外狂徒,流窜于江湖之中,却没办法主持正义。
法外狂徒只有一个张三也就罢了,可若是一天冒出来几十个张三,一年冒出几百几千几万个张三,那朝廷还有好日子过吗?
这些流民失去一切,他们的出路只有两个,要么沦为士绅附庸,成为无数个朱五四那样的人物,一辈子吃不饱穿不暖,一旦有灾害,死几个孩子都属正常,要么揭竿而起,直至哪一次朝廷清剿中被干掉。
朱允炆冷冷地看着宋礼,然后将目光转移到河道之上,说:“说吧,你若只有这点能耐,就太对不起张显宗了。”
张显宗为百姓而死,宋礼推崇备至,这几年虽忙于会通河事宜,但每逢张显宗忌日,都会亲自去河南拜谒,这些事朱允炆是知道的。
一个在乎百姓的人,不应该将压力全部都转嫁给百姓。
若真如此,那就证明他太过虚伪。
宋礼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认真的朱允炆,然后重重叩头:“臣以为,漕运之事,不宜累民!当以卫所军士为主力,全力承担漕运事宜!”
朱允炆脸色好看一些,宋礼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并不是毫无准备,也不是没有思考过漕运顽疾的弊病所在,只不过在试探自己是继续前朝之路,还是以民为重,愿作改良。
“卫所承担漕运,是否会导致卫所失去战力?”
杨士奇问道。
宋礼在朱允炆许可后起身,凝重地对杨士奇等人说:“卫所承运漕粮,削弱其战力怕是在所难免,然臣以为并无不可。漕运之地卫所多处内地,为地方都司所辖,平日中并无战事之忧,非为我朝作战主力,抽调其一部专司漕运,并无不可。”
朱允炆听闻后没有说话。
宋礼的话虽然不好听,却是不争的事实。
大明最精锐的力量就是京师正副三大营,除此之外,便是北部边关与重镇将士,像是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等地卫所军士,他们更多充当的是后备军的角色,只有在主力死绝了的情况下,才可能会被当做主力来使用。
平日里,这些军士是没多少忧患意识,毕竟他们也清楚,小仗轮不到他们打,大仗还是轮不到他们打,除了训练、屯田也没事干……
若按宋礼的想法,抽出一部分卫所军士去运漕粮,对卫所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对大明军事布防与部署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朱允炆盘算着可行性,徐徐说道:“你的意思是,由卫所军士承担漕运,漕粮运输,依旧通过县府,以征调徭役的方式,发给民工相应费用,由民工解送至附近粮仓?”
宋礼肃然:“确实如此,这是臣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朱允炆思索了下,点了点头:“卫所军士承运漕粮或许是可行的,但朕不打算临时在卫所中临时抽调,而是打算在卫所中永久抽出一部分人员,加入水师。在水师之中设一漕运水师,专司漕运,以防漕运伤民、害民。”
宋礼顿首。
夏元吉不由地有些郁闷,漕运水师一旦建起来,人数怕不会少,没个三五万人,根本不容易支撑起来向北运粮的任务,三五万人的队伍想养起来,可需要不少钱粮,而且这些人也需要船只,清江造船厂怕又要伸手要钱了……
宋礼见朱允炆有所安排,便放下一桩心事,毕竟漕运水师自有其建制与运作方式,不需要自己去操心,只要不大量征调民工就好说,而且是卫所军士,出点问题弹劾起来也不用手软。
“臣还有一事。”
宋礼对沉思中的朱允炆说。
朱允炆见宋礼很是认真,不由问:“何事?”
宋礼没有停顿,坦言道:“大运河畅通在即,漕运将担负起向北运粮使命。朝廷是否应考虑禁了海运,毕竟海道险远,损人费财……”
ps:
事情忙完了,明天开始补更,谢谢大家的谅解与支持。
第七百三十八章 漕运与海运并行(一更)
罢禁海运!
朱允炆心头有些沉重,眼下大运河尚未贯通南北,尚未形成漕运利益集团,宋礼也只是工部侍郎,不是漕运体系的官员,用不着为漕运发声,他提出这种主张,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从某种“客观”事实出发,给出的“理性”谏言。
海道险远,损人费财,这八个字确实说尽了海运弊病。
宋礼等待着朱允炆的回复,一脸的凝重。海运问题不小,最大的问题就是舟毁、粮损、人亡。
如洪武七年,朱元璋以海运方式,运输四千七百余石粮食至北方,结果遭遇风浪,官军溺亡七百一十七人,马匹也损失了四十余匹,粮食损失过半。再如洪武二十三年,以海运方式运输六十万石粮食,抵达天津之后,只剩下了四十九万石。
建文朝也不是没出现过海运事故,只不过相对较少,损失不大,没有引起太大关注。若罢禁海运转行河运,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避免。
宋礼瞥向眼前的会通河,河道虽然宽有二十三丈多,却没有多少船只倾覆的危险,毕竟是内河,没有大型风浪,即使有强风过境,也可从容靠岸泊船。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遭遇事故船沉了,只要人有些水性,也足以支撑到救援,或自己游至岸边,在他人的帮助下脱险,不至于发生过于惨烈的整船溺水事件。
河运一百万石,纵使有些意外,也不会折损多少粮食,相对于海运而言,河运风险低、安全性高,优势很大。
既是如此,为何还要海运?
宋礼主张禁了海运,将节省下来的钱粮转到河运即漕运之中。
朱允炆迈步向前走着,心思沉入历史长河。
大明王朝的海运只持续了五十多年,开始于明太祖时期,结束于永乐十三年。五十年间,海运为大明王朝征战沙漠,供养辽东,保障北直隶安稳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朱棣兴海运,派遣郑和几下西洋,可谓是开创历史,但也是在朱棣的手中,彻底罢禁了海运,让漕运占据了主导,并影响了无数人。
历史的抉择不只能看结果,还需要考量当年的诸多因素与条件。
朱棣当年如此选择的理由也很充分,比如会通河贯通,河运兴盛,足以保障北平等地粮食所需,辽东军屯取得成效,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加上官员主观上认为海运成本高于漕运,不断上书提议以漕运代替海运,以减少海难与损失。
问题到了朱允炆手中,是走历史中永乐的老路,海运禁绝,将漕运作为主导,还是海河兼运,不分主次,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现实问题。
“你们怎么看?”
朱允炆停下脚步,看向杨士奇与夏元吉。
夏元吉略作沉思,言道:“海运风波较大,动辄船覆人亡,眼下虽肃清倭寇,但也难保倭寇不再来侵扰,权衡左右,臣以为海运应退让给漕运。”
朱允炆没有评价,抬头看向远处挑着担子的老妪,一步步走去:“杨士奇,你的看法呢?”
杨士奇微抬眉头,心思急转,在宋礼、夏元吉都进言海运不如漕运的情况下,朱允炆依旧询问自己的看法,显然是不太支持与认可禁绝海运的主张,但宋礼、夏元吉所言的又都是事实,海运的风险确实超出了漕运,一旦有所损失,必是惨重。
“臣以为,大运河贯通之后,漕运应占大头,海运即便是不禁绝,也应该减少次数,一年一次,或一年两次为宜。”
杨士奇说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朱允炆依旧没有作评价,一路沉默着,到了老妪近前,看着担子两头的遮盖的篮子,不由上前问:“老人家,你这是挑的什么?”
老妪见朱允炆等人多,便将担子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堆出皱纹:“蔬菜和鸡蛋,要不要买点?新鲜的紧。”
说着,老妪将弯腰将篮子上的布取下,鸡蛋、萝卜、白菜显露出来。
“这都是你自家种的蔬菜吗?”
朱允炆上前,拿起了一根白净的萝卜问。
“是啊,今日刚挖的萝卜,买点吧。”
老妪不太懂营销,只会劝说。
夏元吉看了看左右两个篮子,发现里面都有鸡蛋,开口问:“为何不把鸡蛋放在一起?”
老妪揉了揉腰,笑呵呵地回:“看这位说的,老百姓谁不知道,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万一失了手,至少还能保住半篮子鸡蛋不是?”
朱允炆眼神一亮,站起身来,严肃地说:“看吧,连乡间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你们却不知道。”
宋礼、夏元吉汗颜不已。
朱允炆的意思很明显,运粮就是鸡蛋,河运是一个篮子,海运也是一个篮子,挑着鸡蛋走,就需要分河运与海运,而不是只选一个篮子。
“全买了吧。”
朱允炆吩咐刘长阁。
老妪帮助了自己,帮她一把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老妪高兴地感激着,见刘长阁大气,便将篮子也送给了刘长阁,扛着扁担走了。
朱允炆瞥了一眼宋礼、夏元吉,一脸严肃地说:“海运是有诸多风险与问题,但诸位也要看清楚,郑和一下南洋,一下西洋,纵横万里海波而归!大明有能力征服大海,就没能力走近海运粮吗?”
“海运风波多,风险大,这些是事实,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漕运也有诸多问题,若朝廷全赖漕运,禁绝海运,他日黄河泛滥决堤或改道,大运河一时无法畅通,如何保障北面粮食安全?临时启用海运,又能补救多少?”
“河运是重要,海运也绝不能荒废。朕知道你们认为海运耗费大,劳民伤财,但海运成本几多,河运成本几多,两者到底孰多,还需用数学计算之后方得结果。要知前元初期,全赖海运,如此多舟船往来南北,损失又有多少?因几起事故而禁海运,这与因噎废食有何区别?”
宋礼低头表示:“皇上所虑深远,是臣考虑不周。”
夏元吉听闻沉思,也改了主张,附议:“虑及长远,是应河海兼运为最佳。”
朱允炆背负双手,仰头看天,沉声:“海运必须抓,不能放,大明还不习惯于海权,那就由朕开始吧!你们要记住,大明版图可不只是陆地,大海也是!我们的大海,我们不用,别人就会来抢着用!当我们失去大海的时候,敌人也就到家门口了。”
夏元吉、杨士奇等人有些疑惑,不知道朱允炆所说的敌人是谁,但可以从他的话语中听清楚,大海是大明的,自己家里的海,不能让给别人!
那就用吧,海运持续了三十多年,虽然有过几起事故,但确实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节省了不少民力。
“等等!节省掉的里程兑为费用,交给官府?”
朱允炆打住了宋礼,一脸疑惑。
宋礼连连点头,见朱允炆眼神中有些愤怒,连忙解释:“皇上,其他朝代大致都是如此,即便是支运法,漕运的所有成本,也都是由百姓承担的。”
“百姓承担?承担哪些费用?”
朱允炆握紧了拳头。
宋礼面对朱允炆有些威严的目光有些胆怯,低头道:“这里的费用,便是过河费、修船费、拉纤过闸费……”
“放肆!”
朱允炆怒喝。
宋礼腿一软,跪了下来。
朱允炆怒目而视:“让百姓承担漕运,耗时耗力,竟还需让他们承担费用,这是什么道理?修船的钱,凭什么要百姓出?拉纤过闸的钱,又凭什么让百姓出?漕运漕粮乃是朝廷之物,又为何缴纳过河费?即便需要缴纳,也是朝廷来出,凭什么让百姓出?”
宋礼有些哆嗦,无奈地说出了一个答案:“前朝莫不是如此啊!”
夏元吉见宋礼如此,走了出来,帮着宋礼说:“皇上,宋侍郎所言并无错误,隋唐至今,漕运主力多是民工百姓,朝廷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花销与成本,只能以徭役的名义,强行摊派在百姓身上,让其即出粮,又运粮,同时还承担相应的费用,以此来换取其来年赋税减免。”
朱允炆甩袖问:“若百姓一年只需纳粮一石,朝廷强行摊派漕运,让其出各种费用,其耗费竟比正粮还多出两石、三石,是你们,你们愿意吗?”
夏元吉沉默,宋礼低头。
朱允炆心头很是酸涩,这种事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曾一次次上演,有些百姓甚至因为漕运而破产,不得不卖儿卖女,最后沦落为一无所有的流民!
漕运吸血啊,尤其是漕运的组织者是里长,是保长,是士绅之流,谁跟他们不对付,他们就找谁家去漕运粮食,漕运粮食的吃喝用度,各类费用,包括船伤了,都需要这家来承担,敢不去,抓官府不二话!
去吧,可能就意味着这家彻底完了!
比如知县让里长送一百石粮食去淮安,里长选择了张三负责漕运,张三家里原本只需要缴纳六斗粮的,可因为是负责漕运,那张三就必须管随行的人吃饭。
张三你得记住了,吃饭随便你吃,但要运输的漕粮一百石是不能少一粒粮食,中途要过个闸门,要雇佣纤夫,你也得出钱,超期太久是需要问罪的……
原本家里还能吃得起饭的,跑了一趟漕运回来,张三发现背负了一堆债,不得不改行,当了法外狂徒,流窜于江湖之中,却没办法主持正义。
法外狂徒只有一个张三也就罢了,可若是一天冒出来几十个张三,一年冒出几百几千几万个张三,那朝廷还有好日子过吗?
这些流民失去一切,他们的出路只有两个,要么沦为士绅附庸,成为无数个朱五四那样的人物,一辈子吃不饱穿不暖,一旦有灾害,死几个孩子都属正常,要么揭竿而起,直至哪一次朝廷清剿中被干掉。
朱允炆冷冷地看着宋礼,然后将目光转移到河道之上,说:“说吧,你若只有这点能耐,就太对不起张显宗了。”
张显宗为百姓而死,宋礼推崇备至,这几年虽忙于会通河事宜,但每逢张显宗忌日,都会亲自去河南拜谒,这些事朱允炆是知道的。
一个在乎百姓的人,不应该将压力全部都转嫁给百姓。
若真如此,那就证明他太过虚伪。
宋礼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认真的朱允炆,然后重重叩头:“臣以为,漕运之事,不宜累民!当以卫所军士为主力,全力承担漕运事宜!”
朱允炆脸色好看一些,宋礼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并不是毫无准备,也不是没有思考过漕运顽疾的弊病所在,只不过在试探自己是继续前朝之路,还是以民为重,愿作改良。
“卫所承担漕运,是否会导致卫所失去战力?”
杨士奇问道。
宋礼在朱允炆许可后起身,凝重地对杨士奇等人说:“卫所承运漕粮,削弱其战力怕是在所难免,然臣以为并无不可。漕运之地卫所多处内地,为地方都司所辖,平日中并无战事之忧,非为我朝作战主力,抽调其一部专司漕运,并无不可。”
朱允炆听闻后没有说话。
宋礼的话虽然不好听,却是不争的事实。
大明最精锐的力量就是京师正副三大营,除此之外,便是北部边关与重镇将士,像是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等地卫所军士,他们更多充当的是后备军的角色,只有在主力死绝了的情况下,才可能会被当做主力来使用。
平日里,这些军士是没多少忧患意识,毕竟他们也清楚,小仗轮不到他们打,大仗还是轮不到他们打,除了训练、屯田也没事干……
若按宋礼的想法,抽出一部分卫所军士去运漕粮,对卫所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对大明军事布防与部署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朱允炆盘算着可行性,徐徐说道:“你的意思是,由卫所军士承担漕运,漕粮运输,依旧通过县府,以征调徭役的方式,发给民工相应费用,由民工解送至附近粮仓?”
宋礼肃然:“确实如此,这是臣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朱允炆思索了下,点了点头:“卫所军士承运漕粮或许是可行的,但朕不打算临时在卫所中临时抽调,而是打算在卫所中永久抽出一部分人员,加入水师。在水师之中设一漕运水师,专司漕运,以防漕运伤民、害民。”
宋礼顿首。
夏元吉不由地有些郁闷,漕运水师一旦建起来,人数怕不会少,没个三五万人,根本不容易支撑起来向北运粮的任务,三五万人的队伍想养起来,可需要不少钱粮,而且这些人也需要船只,清江造船厂怕又要伸手要钱了……
宋礼见朱允炆有所安排,便放下一桩心事,毕竟漕运水师自有其建制与运作方式,不需要自己去操心,只要不大量征调民工就好说,而且是卫所军士,出点问题弹劾起来也不用手软。
“臣还有一事。”
宋礼对沉思中的朱允炆说。
朱允炆见宋礼很是认真,不由问:“何事?”
宋礼没有停顿,坦言道:“大运河畅通在即,漕运将担负起向北运粮使命。朝廷是否应考虑禁了海运,毕竟海道险远,损人费财……”
ps:
事情忙完了,明天开始补更,谢谢大家的谅解与支持。
第七百三十八章 漕运与海运并行(一更)
罢禁海运!
朱允炆心头有些沉重,眼下大运河尚未贯通南北,尚未形成漕运利益集团,宋礼也只是工部侍郎,不是漕运体系的官员,用不着为漕运发声,他提出这种主张,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从某种“客观”事实出发,给出的“理性”谏言。
海道险远,损人费财,这八个字确实说尽了海运弊病。
宋礼等待着朱允炆的回复,一脸的凝重。海运问题不小,最大的问题就是舟毁、粮损、人亡。
如洪武七年,朱元璋以海运方式,运输四千七百余石粮食至北方,结果遭遇风浪,官军溺亡七百一十七人,马匹也损失了四十余匹,粮食损失过半。再如洪武二十三年,以海运方式运输六十万石粮食,抵达天津之后,只剩下了四十九万石。
建文朝也不是没出现过海运事故,只不过相对较少,损失不大,没有引起太大关注。若罢禁海运转行河运,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避免。
宋礼瞥向眼前的会通河,河道虽然宽有二十三丈多,却没有多少船只倾覆的危险,毕竟是内河,没有大型风浪,即使有强风过境,也可从容靠岸泊船。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遭遇事故船沉了,只要人有些水性,也足以支撑到救援,或自己游至岸边,在他人的帮助下脱险,不至于发生过于惨烈的整船溺水事件。
河运一百万石,纵使有些意外,也不会折损多少粮食,相对于海运而言,河运风险低、安全性高,优势很大。
既是如此,为何还要海运?
宋礼主张禁了海运,将节省下来的钱粮转到河运即漕运之中。
朱允炆迈步向前走着,心思沉入历史长河。
大明王朝的海运只持续了五十多年,开始于明太祖时期,结束于永乐十三年。五十年间,海运为大明王朝征战沙漠,供养辽东,保障北直隶安稳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朱棣兴海运,派遣郑和几下西洋,可谓是开创历史,但也是在朱棣的手中,彻底罢禁了海运,让漕运占据了主导,并影响了无数人。
历史的抉择不只能看结果,还需要考量当年的诸多因素与条件。
朱棣当年如此选择的理由也很充分,比如会通河贯通,河运兴盛,足以保障北平等地粮食所需,辽东军屯取得成效,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加上官员主观上认为海运成本高于漕运,不断上书提议以漕运代替海运,以减少海难与损失。
问题到了朱允炆手中,是走历史中永乐的老路,海运禁绝,将漕运作为主导,还是海河兼运,不分主次,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现实问题。
“你们怎么看?”
朱允炆停下脚步,看向杨士奇与夏元吉。
夏元吉略作沉思,言道:“海运风波较大,动辄船覆人亡,眼下虽肃清倭寇,但也难保倭寇不再来侵扰,权衡左右,臣以为海运应退让给漕运。”
朱允炆没有评价,抬头看向远处挑着担子的老妪,一步步走去:“杨士奇,你的看法呢?”
杨士奇微抬眉头,心思急转,在宋礼、夏元吉都进言海运不如漕运的情况下,朱允炆依旧询问自己的看法,显然是不太支持与认可禁绝海运的主张,但宋礼、夏元吉所言的又都是事实,海运的风险确实超出了漕运,一旦有所损失,必是惨重。
“臣以为,大运河贯通之后,漕运应占大头,海运即便是不禁绝,也应该减少次数,一年一次,或一年两次为宜。”
杨士奇说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朱允炆依旧没有作评价,一路沉默着,到了老妪近前,看着担子两头的遮盖的篮子,不由上前问:“老人家,你这是挑的什么?”
老妪见朱允炆等人多,便将担子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堆出皱纹:“蔬菜和鸡蛋,要不要买点?新鲜的紧。”
说着,老妪将弯腰将篮子上的布取下,鸡蛋、萝卜、白菜显露出来。
“这都是你自家种的蔬菜吗?”
朱允炆上前,拿起了一根白净的萝卜问。
“是啊,今日刚挖的萝卜,买点吧。”
老妪不太懂营销,只会劝说。
夏元吉看了看左右两个篮子,发现里面都有鸡蛋,开口问:“为何不把鸡蛋放在一起?”
老妪揉了揉腰,笑呵呵地回:“看这位说的,老百姓谁不知道,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万一失了手,至少还能保住半篮子鸡蛋不是?”
朱允炆眼神一亮,站起身来,严肃地说:“看吧,连乡间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你们却不知道。”
宋礼、夏元吉汗颜不已。
朱允炆的意思很明显,运粮就是鸡蛋,河运是一个篮子,海运也是一个篮子,挑着鸡蛋走,就需要分河运与海运,而不是只选一个篮子。
“全买了吧。”
朱允炆吩咐刘长阁。
老妪帮助了自己,帮她一把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老妪高兴地感激着,见刘长阁大气,便将篮子也送给了刘长阁,扛着扁担走了。
朱允炆瞥了一眼宋礼、夏元吉,一脸严肃地说:“海运是有诸多风险与问题,但诸位也要看清楚,郑和一下南洋,一下西洋,纵横万里海波而归!大明有能力征服大海,就没能力走近海运粮吗?”
“海运风波多,风险大,这些是事实,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漕运也有诸多问题,若朝廷全赖漕运,禁绝海运,他日黄河泛滥决堤或改道,大运河一时无法畅通,如何保障北面粮食安全?临时启用海运,又能补救多少?”
“河运是重要,海运也绝不能荒废。朕知道你们认为海运耗费大,劳民伤财,但海运成本几多,河运成本几多,两者到底孰多,还需用数学计算之后方得结果。要知前元初期,全赖海运,如此多舟船往来南北,损失又有多少?因几起事故而禁海运,这与因噎废食有何区别?”
宋礼低头表示:“皇上所虑深远,是臣考虑不周。”
夏元吉听闻沉思,也改了主张,附议:“虑及长远,是应河海兼运为最佳。”
朱允炆背负双手,仰头看天,沉声:“海运必须抓,不能放,大明还不习惯于海权,那就由朕开始吧!你们要记住,大明版图可不只是陆地,大海也是!我们的大海,我们不用,别人就会来抢着用!当我们失去大海的时候,敌人也就到家门口了。”
夏元吉、杨士奇等人有些疑惑,不知道朱允炆所说的敌人是谁,但可以从他的话语中听清楚,大海是大明的,自己家里的海,不能让给别人!
那就用吧,海运持续了三十多年,虽然有过几起事故,但确实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节省了不少民力。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3358/211953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