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李天下”治国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上岸(gl)、无双局(1v2 父子丼)、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皆其靡也(剧情nph)、《觊觎(女S男M,np)》、【星际abo】洛希极限(H)、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可能很多人对于李存勖的了解,最先都是从鼎鼎大名的欧阳修被选进高中课本里面的一篇文章叫做《伶官传序》里知道的,里面也说到了李克用三支箭的典故,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欧阳修看来,后来李存勖之所以迅速的堕落,后唐迅速的衰败和李存勖宠信伶人是分不开的。
而我们标题中出现的李天下正是李存勖给自己起的艺名,就像我写几本小说然后起个笔名叫做观书钤香,这性质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从这一点能看出来,李存勖对于唱曲那还是比较投入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艺名都准备好了,这幸亏是在五代唐末,而且他还是作为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兴起的政权,毕竟不能和正统的中原王朝相比,虽然他的汉化程度很高,但是在在本质上,根本没有汉族政权以儒学为主的那种精气神,在李存勖的政权里不缺少儒生,但是缺少儒家思想的内涵和精神,而且儒家思想根本不能深入人心。
这就造成了李存勖宠信伶人,甚至自号李天下但是却很少有人提出异议,这件事要是发生在明朝,估计就要闹翻天了,但是在李存勖的统治下,却是不痛不痒。
说起来李存勖喜欢伶人,其实我觉得分析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一方面从成长环境,一方面从心理上。
从李存勖的成长环境来说,他长大的地方是河东,物资比较匮乏,肯定是比不上中原,而且还没有休闲娱乐项目,就像江南的画舫船、**、茶馆几乎没有,李存勖同学小时候就没事看看《左传》,然后开始练习武术,唯一的休闲项目就是吼几嗓子民歌。
这一吼不要紧,李存勖竟然吼出来了感觉,他觉得自己唱的还不错,于是慢慢的就把唱歌当成了一个爱好,没事就吼几嗓子,非常喜欢唱歌,要是在现在不做皇帝也能干个民族歌手之类的,但是受过儒家教育的李存勖知道做人应该含蓄点,所以对于奔放的民族音乐,心里还是有点不喜欢的。
等到他当了皇帝,见识了中原的先进文化,觉得很不错,特别是唐玄宗搞起来的梨园文化,也就是现在咱们说的戏曲,例如河南电视台有个戏曲节目叫做《梨园春》。
戏曲文化里面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而且还有儒家文化的含蓄与婉约,这一种风格的艺术立刻就被李存勖喜欢上了,他觉得这才是他的舞台。
而且他也是有理由,毕竟在唐朝唐玄宗时代,这个戏曲也就是梨园文化也是唐玄宗的最爱,没事就喜欢听听曲,而且个人的戏曲功力很强,还能指点一下后进的戏曲演员。
唐玄宗既然能够搞皇家乐队,皇家的戏曲班子,他李存勖也能搞,也要搞。至于这些唱戏的人就称为伶人,地位低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可是竟然李存勖喜欢唱戏,那么这些伶人的身份也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第二个从心理上来说,作为李存勖他这个人喜欢秀存在感,唱歌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他在心理上感到满足,感到愉快,这一点应该是从小到大养成的。
等到李存勖实力强大起来之后,面对纷繁的军事和政务,他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唱戏就成了他的不二选择,所以一闲下来李存勖就拉着他的那一帮“同事”,亲自登台唱戏,唱的一个酣畅淋漓,淋漓尽致。
当然还有人觉得李存勖的性格也是他迷恋戏曲和宠信伶人的一个原因,李存勖这个人追求一种冒险的生活,喜欢事事参与,不想整天无所事事,平平淡淡过日子,所以在战争年代李存勖宠信伶人唱大戏,还没到一种疯狂的程度,但是一旦国家平定下来,李存勖就完全沉迷在了戏曲的世界中。
造成李存勖宠信伶人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上面已经说了,在当时李存勖比较重新的有一个叫做景进的伶人,这个人比较圆滑世故,会揣摩心思,所以总能把李存勖哄得嘿嘿傻笑。
李存勖在当政之后,虽然做起了晋王,后来还做了皇帝,但是他还是一个人,一个年轻人,对于一些八卦和小道消息表现出来了极大的热情,所以他的这些伶人没事就把民间的一些有趣的段子,给李存勖表演一下,或者给李存勖讲一下,逗李存勖开心。
这里面的八卦小道消息,并不都是积极向上的,景进看李存勖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为了让李存勖舒心,他把一些家长里短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讲给李存勖听。
而偏偏李存勖还喜欢听这些桃色新闻和风流韵事,但是李存勖也知道体面,有人在的时候这种事那是绝对是不能说的,不然影响他皇帝的正大光明的形象,所以每次景进给他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李存勖总是让是从全部走开,和景进独处。
这样一来就给伶人干政提供了条件,伶人也是人,他也有欲望,他们原本的地位很卑贱,现在有机会升官发财,自然不会放过,于是积极利用皇帝的宠信为他自己谋取福利,搞起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趁着和皇帝独处的机会悄无声息的打击政敌,排除异己。
而这一点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事李存勖竟然被伶人抽耳刮子,但是却只报之于嘿嘿一笑,这样的的表现并不是个例,李存勖对于伶人的宠信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与伶人相对的文人士大夫,却备受冷落,以至于这一朝的文官对于朝廷没啥归属感。
据说有一次李存勖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叫做李天下,一时兴奋,就连喊了两声李天下,此时让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一个伶人二话不说伸出大手,啪的一声,打在了李存勖的小脸上。
一时间在场的诸人全部愣住了,这人竟然敢打李存勖,这是作死啊。
但是那个打人的伶人却不慌不忙,对李存勖说道:“治理天下的人只能是你一个,你却喊了两声,那一声是在喊谁?”
李存勖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结果不仅没有惩罚那个伶人,反倒是赏赐了点东西,信任更胜之前,现在我们看来这简直荒唐透了,可是李存勖就是不惩罚伶人。
李存勖宠信伶人,还有一个后果,这一点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李存勖这个人和他的父亲比较像,都是十分重感情的,而感情咋培养,咱们这些普通人培养感情,那就是没事出去吃个饭、k个歌、经常搞一些活动,说白了在一起时间长了才能有感情。
在李存勖征战的时候,梁国没有平定,虽然他宠信伶人,但是他和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时候还是他和武将们在一起,所以那时候李存勖和武将的关系最好。
在打下了梁国之后,李存勖曾经拉着他的一个大将的手说道:“将来与你一起坐天下。”这就是我们大家经常听到了一字并肩王,属于最厉害的一种爵位了。
但是安定下来之后,李存勖就把这件事忘了,也不提共坐天下的事情了,和他的那些大将功臣们渐渐的疏远了,后期甚至出现了屠虐功臣的情况,而这个时候他把对武将的感情转移到了伶人身上,好吧,李存勖“移情别恋”了!。
在治理天下上,李存勖用了不少的伶人的点子,但是他也知道仅仅靠伶人那是不行的,而且武将也是用来打天下的,不能用来治天下,后来他用了儒生治理国家,但是他不放心啊,那些文臣不听话,整天和他闹矛盾,于是李存勖准备自己干。
于是他恢复了被朱温灭绝的宦官制度,其实原本在晋阳的时候,李存勖身边就有好几百的宦官,可是在他登基之后,他又觉得身边的宦官太少了于是又增加了一倍,达到了千人。
李存勖要这么多的宦官不是让他们吃白饭的,而是让他们干活的,于是唐朝的监军制度又恢复了,在下面征税、管事的都是太监,这样一来眼瞅着宦官制度就要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李存勖一出手宦官们又活了过来。
当时李存勖的后唐基本上成了伶人治国,太监执政的局面,当然这样说有点夸张,但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种趋势,伶人在李存勖身边动动嘴,太监在下面跑着腿。
李存勖对于太监也是十分的信任的,这里面有好几个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宦官无后,身体上有缺陷,仅仅是他们家的家奴,根本不能对他造成任何的威胁。
在加上前面有一个好太监张承业做例子,他觉得太监就算是比不上张承业,估计也差不多,于是对于太监也是十分的信任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太监无后,而且不能对他造成任何的威胁,而太监们的一切有都来自于皇帝,所以太监们只会一味的讨好皇帝,至于什么结果他们却不管不顾,只管自己富贵荣华,哪管背后洪水滔天。这就是太监们的心理写照,他们干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会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所以宦官办事,百事不成。
李存勖宠信伶人,重用宦官,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两点也正是后唐此后发生**的根源。(未完待续)
而我们标题中出现的李天下正是李存勖给自己起的艺名,就像我写几本小说然后起个笔名叫做观书钤香,这性质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从这一点能看出来,李存勖对于唱曲那还是比较投入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艺名都准备好了,这幸亏是在五代唐末,而且他还是作为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兴起的政权,毕竟不能和正统的中原王朝相比,虽然他的汉化程度很高,但是在在本质上,根本没有汉族政权以儒学为主的那种精气神,在李存勖的政权里不缺少儒生,但是缺少儒家思想的内涵和精神,而且儒家思想根本不能深入人心。
这就造成了李存勖宠信伶人,甚至自号李天下但是却很少有人提出异议,这件事要是发生在明朝,估计就要闹翻天了,但是在李存勖的统治下,却是不痛不痒。
说起来李存勖喜欢伶人,其实我觉得分析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一方面从成长环境,一方面从心理上。
从李存勖的成长环境来说,他长大的地方是河东,物资比较匮乏,肯定是比不上中原,而且还没有休闲娱乐项目,就像江南的画舫船、**、茶馆几乎没有,李存勖同学小时候就没事看看《左传》,然后开始练习武术,唯一的休闲项目就是吼几嗓子民歌。
这一吼不要紧,李存勖竟然吼出来了感觉,他觉得自己唱的还不错,于是慢慢的就把唱歌当成了一个爱好,没事就吼几嗓子,非常喜欢唱歌,要是在现在不做皇帝也能干个民族歌手之类的,但是受过儒家教育的李存勖知道做人应该含蓄点,所以对于奔放的民族音乐,心里还是有点不喜欢的。
等到他当了皇帝,见识了中原的先进文化,觉得很不错,特别是唐玄宗搞起来的梨园文化,也就是现在咱们说的戏曲,例如河南电视台有个戏曲节目叫做《梨园春》。
戏曲文化里面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而且还有儒家文化的含蓄与婉约,这一种风格的艺术立刻就被李存勖喜欢上了,他觉得这才是他的舞台。
而且他也是有理由,毕竟在唐朝唐玄宗时代,这个戏曲也就是梨园文化也是唐玄宗的最爱,没事就喜欢听听曲,而且个人的戏曲功力很强,还能指点一下后进的戏曲演员。
唐玄宗既然能够搞皇家乐队,皇家的戏曲班子,他李存勖也能搞,也要搞。至于这些唱戏的人就称为伶人,地位低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可是竟然李存勖喜欢唱戏,那么这些伶人的身份也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第二个从心理上来说,作为李存勖他这个人喜欢秀存在感,唱歌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他在心理上感到满足,感到愉快,这一点应该是从小到大养成的。
等到李存勖实力强大起来之后,面对纷繁的军事和政务,他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唱戏就成了他的不二选择,所以一闲下来李存勖就拉着他的那一帮“同事”,亲自登台唱戏,唱的一个酣畅淋漓,淋漓尽致。
当然还有人觉得李存勖的性格也是他迷恋戏曲和宠信伶人的一个原因,李存勖这个人追求一种冒险的生活,喜欢事事参与,不想整天无所事事,平平淡淡过日子,所以在战争年代李存勖宠信伶人唱大戏,还没到一种疯狂的程度,但是一旦国家平定下来,李存勖就完全沉迷在了戏曲的世界中。
造成李存勖宠信伶人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上面已经说了,在当时李存勖比较重新的有一个叫做景进的伶人,这个人比较圆滑世故,会揣摩心思,所以总能把李存勖哄得嘿嘿傻笑。
李存勖在当政之后,虽然做起了晋王,后来还做了皇帝,但是他还是一个人,一个年轻人,对于一些八卦和小道消息表现出来了极大的热情,所以他的这些伶人没事就把民间的一些有趣的段子,给李存勖表演一下,或者给李存勖讲一下,逗李存勖开心。
这里面的八卦小道消息,并不都是积极向上的,景进看李存勖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为了让李存勖舒心,他把一些家长里短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讲给李存勖听。
而偏偏李存勖还喜欢听这些桃色新闻和风流韵事,但是李存勖也知道体面,有人在的时候这种事那是绝对是不能说的,不然影响他皇帝的正大光明的形象,所以每次景进给他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李存勖总是让是从全部走开,和景进独处。
这样一来就给伶人干政提供了条件,伶人也是人,他也有欲望,他们原本的地位很卑贱,现在有机会升官发财,自然不会放过,于是积极利用皇帝的宠信为他自己谋取福利,搞起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趁着和皇帝独处的机会悄无声息的打击政敌,排除异己。
而这一点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事李存勖竟然被伶人抽耳刮子,但是却只报之于嘿嘿一笑,这样的的表现并不是个例,李存勖对于伶人的宠信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与伶人相对的文人士大夫,却备受冷落,以至于这一朝的文官对于朝廷没啥归属感。
据说有一次李存勖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叫做李天下,一时兴奋,就连喊了两声李天下,此时让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一个伶人二话不说伸出大手,啪的一声,打在了李存勖的小脸上。
一时间在场的诸人全部愣住了,这人竟然敢打李存勖,这是作死啊。
但是那个打人的伶人却不慌不忙,对李存勖说道:“治理天下的人只能是你一个,你却喊了两声,那一声是在喊谁?”
李存勖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结果不仅没有惩罚那个伶人,反倒是赏赐了点东西,信任更胜之前,现在我们看来这简直荒唐透了,可是李存勖就是不惩罚伶人。
李存勖宠信伶人,还有一个后果,这一点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李存勖这个人和他的父亲比较像,都是十分重感情的,而感情咋培养,咱们这些普通人培养感情,那就是没事出去吃个饭、k个歌、经常搞一些活动,说白了在一起时间长了才能有感情。
在李存勖征战的时候,梁国没有平定,虽然他宠信伶人,但是他和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时候还是他和武将们在一起,所以那时候李存勖和武将的关系最好。
在打下了梁国之后,李存勖曾经拉着他的一个大将的手说道:“将来与你一起坐天下。”这就是我们大家经常听到了一字并肩王,属于最厉害的一种爵位了。
但是安定下来之后,李存勖就把这件事忘了,也不提共坐天下的事情了,和他的那些大将功臣们渐渐的疏远了,后期甚至出现了屠虐功臣的情况,而这个时候他把对武将的感情转移到了伶人身上,好吧,李存勖“移情别恋”了!。
在治理天下上,李存勖用了不少的伶人的点子,但是他也知道仅仅靠伶人那是不行的,而且武将也是用来打天下的,不能用来治天下,后来他用了儒生治理国家,但是他不放心啊,那些文臣不听话,整天和他闹矛盾,于是李存勖准备自己干。
于是他恢复了被朱温灭绝的宦官制度,其实原本在晋阳的时候,李存勖身边就有好几百的宦官,可是在他登基之后,他又觉得身边的宦官太少了于是又增加了一倍,达到了千人。
李存勖要这么多的宦官不是让他们吃白饭的,而是让他们干活的,于是唐朝的监军制度又恢复了,在下面征税、管事的都是太监,这样一来眼瞅着宦官制度就要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李存勖一出手宦官们又活了过来。
当时李存勖的后唐基本上成了伶人治国,太监执政的局面,当然这样说有点夸张,但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种趋势,伶人在李存勖身边动动嘴,太监在下面跑着腿。
李存勖对于太监也是十分的信任的,这里面有好几个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宦官无后,身体上有缺陷,仅仅是他们家的家奴,根本不能对他造成任何的威胁。
在加上前面有一个好太监张承业做例子,他觉得太监就算是比不上张承业,估计也差不多,于是对于太监也是十分的信任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太监无后,而且不能对他造成任何的威胁,而太监们的一切有都来自于皇帝,所以太监们只会一味的讨好皇帝,至于什么结果他们却不管不顾,只管自己富贵荣华,哪管背后洪水滔天。这就是太监们的心理写照,他们干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会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所以宦官办事,百事不成。
李存勖宠信伶人,重用宦官,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两点也正是后唐此后发生**的根源。(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3912/213310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