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再次亲征
推荐阅读:[综漫] 我,顶级coser,职业替身、[HP同人] 赫奇帕奇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大王万年、霸球道、末世对照组:大佬带全系异能守护华夏、异界烧饼店、球神、雀定、雁南归、郡马是个药罐子、
上面咱们说,基本上南唐方面组织的反攻一开始有很大的进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就在应该继续扩大战果的时候,宋齐丘却出来阻止了南唐方面继续进攻,反而要求缓一缓,不要把周军逼得太狠了。
但是宋齐丘这一招那绝对是自掘坟墓,原本南唐军的大好局势没了,此时林仁肇这一支军队也遭遇了惨败,可以说南唐方面的反攻遇到了极大的挫折,但是却不能说失败。
此时驻扎在濠州的李景达和陈觉的五万大军也准备动动了,他们联合在前面的朱元等部,一起进入紫金山,在寿州城为和刘仁瞻相互呼应,这对于周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威胁。
当时在寿州城下的是李重进,这也是一个猛将,他知道要是让紫金山的南唐军和刘仁瞻搞到了一起,那么他们想要进入寿州,那基本上就没啥可能了所以李重进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所以就在陈觉和李景达等人赶到了紫金山,刚准备对李重进的部队进行围攻的时候,李重进主动出击,将李景达联军在寿州城下的两个营寨拿下了,据说这一战斩杀五千余人,战绩斐然,而这一战的一个最大的意义就是遏制住了李景达援军想要短时间内援助寿州的愿望。
数万援兵不能打开周军的包围圈,城里的刘仁瞻此时已经没什么好点子了,能吃的都吃了,已经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刘仁瞻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外面的这些援军身上,但是一时间援军也进不来,这让刘仁瞻很伤心,也很难过,再加上长期以来休息不好,吃不好,这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终于病倒了。
此时虽然援军就在外面,但是却进不来,周军的包围还是水泄不通。
其实在紫金山的南唐军为了援助寿州的军队也想过很多得点子,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建造甬道,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夹道,这并不是地道,而是在平地上两边用建筑物阻拦住而形成的一个通道。
就是一条路,两边垒上墙,主要材料还是泥土,不定时有人巡视,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还是很脆弱,建立这一个甬道的主要目的就是从紫金山大营往寿州城里运送物资,这些物资就是寿州的救命粮。
其实这一招也不是很高明的一招,咱们上面就说到过,那还是在后梁的时候,围攻潞州,为了传输军粮,就是这样搞得,但是根本建不成,因为对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一方建好甬道,运送粮食。
不过南唐方面还是有点脑子的,他们选的路线很偏僻,而且赶工期,希望这样能够不被周军发现,但是很遗憾,不久还是被李重进发现了。
既然发现了,那就没啥好说的了。直接带着一帮子人过去,把这些垒起来的泥墙全部推倒,见到人那就杀掉。这一次的行动失败了。
这一次失败之后,南唐方面就消停了一会,准备找机会再围攻李重进,但是这个机会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明白。
而此时寿州城中的人都顶不住了。看着援军就在城外,但是却进不来,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很绝望,于是一些投降分子就出现了。
此时的刘仁瞻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毕竟整天吃糠喝稀,再加上年纪也大了,所以身体状况很不好,经常生病。
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突然接到了一封情报,说是有人出城投降,已经被抓住了,刘仁瞻很生气,就下令严查,但是查来查去,却是查到了他的儿子头上。
他的儿子也明白,现在他的父亲是这里的管事的,将来周军进入了寿州城,那绝对不会放过他的父亲,不放过他的父亲,这还是小事,还有可能牵连到他,他父亲已经老了,死了也就死了,他还年轻啊,他不想死。
所以这才有了刘仁瞻的儿子出城投降这件事。
但是最终刘仁瞻还是下令将他的儿子斩了,我记得有一个叫做“辕门斩子”的故事,主角是谁我忘了,挺有名的,其实刘仁瞻做的这件事我觉得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比“辕门斩子”还要下更大的狠心,只是刘仁瞻的这件事流传度不高罢了。
这件事还使一个妇女名留青史,那就是刘仁瞻的媳妇,刘仁瞻的媳妇对于刘仁瞻砍了他儿子的脑袋,这一点表现出了一个能顶半边天女性的知书达理。
当时城里的大小将官们全部都来求情,希望刘仁瞻能够不杀自己的儿子,但是刘仁瞻还没说话,他的夫人就说到:“小儿犯了死罪,不能因为他是我们的儿子,就不杀他。要是不杀他,你家大帅还怎么统帅三军,我们一家人还怎么在这里立足。”
一个识大体的伟大女性,自己的儿子,都是心头肉,但是为了保证城里的凝聚力。刘仁瞻最终还是杀掉了他的儿子。
此时再来说说柴荣,此时的柴荣刚刚从自己妻子符氏的死亡中恢复过来,但是这件事并不是说忘就能忘得,而淮南方面张永德和李重进打了两个胜仗,这让柴荣很高兴,看起来也能将丧妻之痛暂时放在一边了。
所以柴荣就又开始商量是不是要再次亲征,拿下淮南,毕竟现在淮南的局势还不是很好,还有很大的危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虽然在寿州城下发生了一系列战斗,周军暂时占据了上风,但是总体上周军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所以柴荣想着自己亲自去指挥,他怕这些大将们把事情搞砸。
在当时周朝内部也有一种悲观主义论调,那就是现在南唐还是很强大的,咱们周军虽然多,但是短时间内也不能结束对于淮南的战争,现在情势不明朗,皇帝不应该亲征,而应该派大将在前线准备打持久战,或者干脆撤回来,等休息几年在和南唐交战。
这一种说法,柴荣根本就是不屑一顾,他的时间很有限,他准备十多年的时间统一全国,但是现在在南唐就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他还能完成统一全国的计划吗?
所以柴荣不准备等待,他要再次亲征,这一次一定要南下淮南,逼迫南唐低头。
但是面对朝臣的反对,柴荣也不能强力推行自己的亲征策略。于是就找到了之前在一开始征讨南唐的时候,被他委以重任的李谷,此时的李谷已经生病了,而且很重,就在开封休息。
他听说柴荣要问他的意思,上一次他被柴荣骂了一次,这一次他明白多了。知道柴荣决定的,很难改变,而且他也希望能够挽回自己在柴荣心中的形象,于是他这一次大力支持柴荣亲征。
而且在他罗列的理由中,也是很中肯的,他认为现在的南唐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有不小的实力。但是能够参与作战的就只有寿州城下的那点生力军,要是能够在寿州将南唐的数万大军拿下,那么南唐就不能在阻挡周军的脚步了。
所以这一次柴荣要是能够亲征,那么前线将士必然欢欣鼓舞,那么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完全能够赶走救援寿州的大军。寿州外面的南唐军一落败,寿州失去了希望,也是旦夕可下。
李谷这样的推测,我们从后面可以进行验证,还是很准确的,可以说柴荣就是这么一路杀过来的,所以我们不能从之前李谷不战而逃这件事,就说李谷这个人不行,其实他还是有眼光,有能力的,但是作为一个先锋大统帅,就有点不合适了。
柴荣的亲征得到了李谷的认可,朝臣们也都不说什么了,只好准备一下跟着柴荣一起杀过淮河去,这一次的目的还是寿州。而此时一场绝对整个长期战争的一场战役就要发生了,这可以说事南唐和周军的最后一次决战,这一次要是南唐赢了,周军撤,要是周军赢了,那么淮南就是周朝的了。
这一次柴荣的亲征,可以说准备充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次柴荣准备了水军,虽然不多,只有几千人,但是这些人确实能够在对南唐作战的时候弥补周朝的短板。
在第一次亲征的时候,柴荣曾经俘虏了不少的南唐水军,就都带走了,然后就在开封汴河里面训练水军,总数不过数千人,而且还是速成的,但是多少还是有点威慑力的。
因为之前南唐军的优势就是水军,现在这个优势也有周军弥补了一点,虽然效果不明显,但是对于南唐方面确实一个震慑。
这一次柴荣还是从陆路,直奔寿州,但是这只水军就从颍河进入淮河。然后再配合柴荣对南唐进行作战,这一次的柴荣是势在必得。
这一场战役打的时间已经太长了,柴荣需要一场胜利,也需要为寿州之战画上一个句号了。一直以来刘仁瞻的寿州都是柴荣心中的一块伤。
现在柴荣再次亲征,他要平定寿州。(未完待续)
但是宋齐丘这一招那绝对是自掘坟墓,原本南唐军的大好局势没了,此时林仁肇这一支军队也遭遇了惨败,可以说南唐方面的反攻遇到了极大的挫折,但是却不能说失败。
此时驻扎在濠州的李景达和陈觉的五万大军也准备动动了,他们联合在前面的朱元等部,一起进入紫金山,在寿州城为和刘仁瞻相互呼应,这对于周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威胁。
当时在寿州城下的是李重进,这也是一个猛将,他知道要是让紫金山的南唐军和刘仁瞻搞到了一起,那么他们想要进入寿州,那基本上就没啥可能了所以李重进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所以就在陈觉和李景达等人赶到了紫金山,刚准备对李重进的部队进行围攻的时候,李重进主动出击,将李景达联军在寿州城下的两个营寨拿下了,据说这一战斩杀五千余人,战绩斐然,而这一战的一个最大的意义就是遏制住了李景达援军想要短时间内援助寿州的愿望。
数万援兵不能打开周军的包围圈,城里的刘仁瞻此时已经没什么好点子了,能吃的都吃了,已经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刘仁瞻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外面的这些援军身上,但是一时间援军也进不来,这让刘仁瞻很伤心,也很难过,再加上长期以来休息不好,吃不好,这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终于病倒了。
此时虽然援军就在外面,但是却进不来,周军的包围还是水泄不通。
其实在紫金山的南唐军为了援助寿州的军队也想过很多得点子,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建造甬道,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夹道,这并不是地道,而是在平地上两边用建筑物阻拦住而形成的一个通道。
就是一条路,两边垒上墙,主要材料还是泥土,不定时有人巡视,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还是很脆弱,建立这一个甬道的主要目的就是从紫金山大营往寿州城里运送物资,这些物资就是寿州的救命粮。
其实这一招也不是很高明的一招,咱们上面就说到过,那还是在后梁的时候,围攻潞州,为了传输军粮,就是这样搞得,但是根本建不成,因为对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一方建好甬道,运送粮食。
不过南唐方面还是有点脑子的,他们选的路线很偏僻,而且赶工期,希望这样能够不被周军发现,但是很遗憾,不久还是被李重进发现了。
既然发现了,那就没啥好说的了。直接带着一帮子人过去,把这些垒起来的泥墙全部推倒,见到人那就杀掉。这一次的行动失败了。
这一次失败之后,南唐方面就消停了一会,准备找机会再围攻李重进,但是这个机会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明白。
而此时寿州城中的人都顶不住了。看着援军就在城外,但是却进不来,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很绝望,于是一些投降分子就出现了。
此时的刘仁瞻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毕竟整天吃糠喝稀,再加上年纪也大了,所以身体状况很不好,经常生病。
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突然接到了一封情报,说是有人出城投降,已经被抓住了,刘仁瞻很生气,就下令严查,但是查来查去,却是查到了他的儿子头上。
他的儿子也明白,现在他的父亲是这里的管事的,将来周军进入了寿州城,那绝对不会放过他的父亲,不放过他的父亲,这还是小事,还有可能牵连到他,他父亲已经老了,死了也就死了,他还年轻啊,他不想死。
所以这才有了刘仁瞻的儿子出城投降这件事。
但是最终刘仁瞻还是下令将他的儿子斩了,我记得有一个叫做“辕门斩子”的故事,主角是谁我忘了,挺有名的,其实刘仁瞻做的这件事我觉得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比“辕门斩子”还要下更大的狠心,只是刘仁瞻的这件事流传度不高罢了。
这件事还使一个妇女名留青史,那就是刘仁瞻的媳妇,刘仁瞻的媳妇对于刘仁瞻砍了他儿子的脑袋,这一点表现出了一个能顶半边天女性的知书达理。
当时城里的大小将官们全部都来求情,希望刘仁瞻能够不杀自己的儿子,但是刘仁瞻还没说话,他的夫人就说到:“小儿犯了死罪,不能因为他是我们的儿子,就不杀他。要是不杀他,你家大帅还怎么统帅三军,我们一家人还怎么在这里立足。”
一个识大体的伟大女性,自己的儿子,都是心头肉,但是为了保证城里的凝聚力。刘仁瞻最终还是杀掉了他的儿子。
此时再来说说柴荣,此时的柴荣刚刚从自己妻子符氏的死亡中恢复过来,但是这件事并不是说忘就能忘得,而淮南方面张永德和李重进打了两个胜仗,这让柴荣很高兴,看起来也能将丧妻之痛暂时放在一边了。
所以柴荣就又开始商量是不是要再次亲征,拿下淮南,毕竟现在淮南的局势还不是很好,还有很大的危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虽然在寿州城下发生了一系列战斗,周军暂时占据了上风,但是总体上周军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所以柴荣想着自己亲自去指挥,他怕这些大将们把事情搞砸。
在当时周朝内部也有一种悲观主义论调,那就是现在南唐还是很强大的,咱们周军虽然多,但是短时间内也不能结束对于淮南的战争,现在情势不明朗,皇帝不应该亲征,而应该派大将在前线准备打持久战,或者干脆撤回来,等休息几年在和南唐交战。
这一种说法,柴荣根本就是不屑一顾,他的时间很有限,他准备十多年的时间统一全国,但是现在在南唐就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他还能完成统一全国的计划吗?
所以柴荣不准备等待,他要再次亲征,这一次一定要南下淮南,逼迫南唐低头。
但是面对朝臣的反对,柴荣也不能强力推行自己的亲征策略。于是就找到了之前在一开始征讨南唐的时候,被他委以重任的李谷,此时的李谷已经生病了,而且很重,就在开封休息。
他听说柴荣要问他的意思,上一次他被柴荣骂了一次,这一次他明白多了。知道柴荣决定的,很难改变,而且他也希望能够挽回自己在柴荣心中的形象,于是他这一次大力支持柴荣亲征。
而且在他罗列的理由中,也是很中肯的,他认为现在的南唐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有不小的实力。但是能够参与作战的就只有寿州城下的那点生力军,要是能够在寿州将南唐的数万大军拿下,那么南唐就不能在阻挡周军的脚步了。
所以这一次柴荣要是能够亲征,那么前线将士必然欢欣鼓舞,那么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完全能够赶走救援寿州的大军。寿州外面的南唐军一落败,寿州失去了希望,也是旦夕可下。
李谷这样的推测,我们从后面可以进行验证,还是很准确的,可以说柴荣就是这么一路杀过来的,所以我们不能从之前李谷不战而逃这件事,就说李谷这个人不行,其实他还是有眼光,有能力的,但是作为一个先锋大统帅,就有点不合适了。
柴荣的亲征得到了李谷的认可,朝臣们也都不说什么了,只好准备一下跟着柴荣一起杀过淮河去,这一次的目的还是寿州。而此时一场绝对整个长期战争的一场战役就要发生了,这可以说事南唐和周军的最后一次决战,这一次要是南唐赢了,周军撤,要是周军赢了,那么淮南就是周朝的了。
这一次柴荣的亲征,可以说准备充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次柴荣准备了水军,虽然不多,只有几千人,但是这些人确实能够在对南唐作战的时候弥补周朝的短板。
在第一次亲征的时候,柴荣曾经俘虏了不少的南唐水军,就都带走了,然后就在开封汴河里面训练水军,总数不过数千人,而且还是速成的,但是多少还是有点威慑力的。
因为之前南唐军的优势就是水军,现在这个优势也有周军弥补了一点,虽然效果不明显,但是对于南唐方面确实一个震慑。
这一次柴荣还是从陆路,直奔寿州,但是这只水军就从颍河进入淮河。然后再配合柴荣对南唐进行作战,这一次的柴荣是势在必得。
这一场战役打的时间已经太长了,柴荣需要一场胜利,也需要为寿州之战画上一个句号了。一直以来刘仁瞻的寿州都是柴荣心中的一块伤。
现在柴荣再次亲征,他要平定寿州。(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3912/213311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