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拿下寿州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上岸(gl)、无双局(1v2 父子丼)、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皆其靡也(剧情nph)、《觊觎(女S男M,np)》、【星际abo】洛希极限(H)、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上面咱们说到,寿州城下的这个决战已经结束了,胜利的一方自然就是柴荣,但是这一场决战的胜利还不能说是这整场战争的胜利,只能说具有决定性的一场战役胜利了,至此战争的天平开始转变了,开始对着柴荣的大周倾斜了。
打完了寿州城下的这一战,接下来就是寿州城了,寿州城那绝对是柴荣心里的一块阴影,一个心病,因为这已经一年多了,寿州还没没有拿下了这让柴荣很伤心,要是寿州早早的拿下来,那么淮南也早就到了柴荣的手里,不会这么长时间都一直在这里僵持。
所以现在的柴荣要做的就是一鼓作气拿下寿州,但是这一次柴荣也知道不能再速战速决了,因为此时的寿州已经没有了希望,现在的寿州和他也没了作战的能力,他要拿下寿州可以说并不是很难,但是他不想让他这方损失惨重罢了,他要选一个代价最小的方式。
毕竟刘仁瞻还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一般人不是他的对手。就算是柴荣在这里,那么要是想要进入寿州城,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柴荣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才能成功的进入寿州城里。
可是柴荣不想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他想着能够用一种不太的损失,占据寿州成,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就是柴荣的主意,所以在寿州城下的决战结束后不久,他就开始给刘仁瞻写信,希望刘仁瞻能够主动出来投降,毕竟现在刘仁瞻已经没有什么盼头了。而且还没有了援兵,此时的寿州已经成了一个孤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城
所以柴荣还是对刘仁瞻投降抱一丝幻想的,所以在柴荣的书信里,柴荣就提到了,这一次寿州已经没啥希望了,还是希望刘仁瞻能够明智一点,福祸都是一念之间,就看怎么选择了。
柴荣这封信说的很直白,那就是要是投降我,那么咱们还是好朋友,以后跟着我混,咱们还能继续一起战斗,要是你选择继续抵抗,那没的说,我只能用强了,只能拿下寿州,然后再抓住你刘仁瞻了。
但是刘仁瞻已经在这里坚守了一年多的时间,要是这个时候投降了,岂不是显得他虎头蛇尾,没有做到有始有终,他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他想要在以后的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一个忠心不二的名声,他不想留下一个没有坚持到最后的投降大将,虽然这样可以活下去。
所以刘仁瞻选择了继续抵抗,他对于柴荣的书信也没有回复,也没有找人和柴荣谈条件,直接就把柴荣给忽视了,他此时已经有了以死报国的心思
他根本不准备投降,但是此时寿州城中已经是乱成了一团了,人吃人,到处都是残肢短骸,但是在城墙上面的将士却是不下来,还是在城墙上面守卫着,再说说刘仁瞻,这个已经五十九岁的老人,此时也在城中躺着。
我们上面也说了,这一年,可能是刘仁瞻这一辈子最辉煌的一年,也是他这一生最悲惨的一年,他在这里吃不好喝不好,而且不久前还亲手下令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病了,病的很重。
但是刘仁瞻的部下们对于刘仁瞻都是很服气,所以就算是刘仁瞻已经生病了,但是还是一直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人愿意投降,都想着和刘仁瞻一起以死殉国。
柴荣等了几天,不见刘仁瞻给他回信,他知道可能刘仁瞻还是准备抵抗到底了,但是他准备再给刘仁瞻和寿州城里的将士们一个机会,于是在此后他就搞了一个示威活动,就是把大军全部调到寿州城下,然后开始大阅兵。
这几十万人的大阅兵,对于寿州的士气打击那是很大的,寿州城里的人,能够坚持到现在靠的就是一股子士气,现在这故事士气没有了,那么他们也就很难再坚持下去了。
这一次准备出城投降的是寿州城中的大将,他们此时敢出来投降,其实是有两个愿意难道。一个就是此时的刘仁瞻已经是病入膏肓,不省人事了,不能说话,对于外界的情况也不了解,可以说时日无多了。
还有一点就是周军的确强大,让他们胆战心惊,他们知道绝对不是周军的对手,所以还不如赶紧头像了,所以这些不想死的大将就搞到了一起,准备投降给柴荣。
投降,不能用他们这些大将的名义,因为柴荣最关注的就是刘仁瞻,而不是他们这些大将,所以他们就用刘仁瞻的名义,宣布对柴荣投降,愿意献出寿州城,但是希望柴荣不要搞屠杀,也不要对他们进行惩罚。
柴荣看到这是刘仁瞻的名义,以为刘仁瞻开窍了,于是就答应了,可以说他还是很意外的,他没想到此时的刘仁瞻竟然选择投降了,他觉得是他之前写的那封信起了作用。
但是柴荣不知道,这并不是刘仁瞻投降,而是刘仁瞻的那些部下们,不想和刘仁瞻一起死,这才搞出来的投降书,这件事刘仁瞻根本不知道,而且刘仁瞻也不可能知道了。
不久之后,柴荣带着大军赶到寿州城里面,正式宣布对于寿州城的占有权,这一下子柴荣终于拿下了寿州,这个他围攻了一年多的地方。他也终于见到了一直以来和他对抗的对手,刘仁瞻。
此时的刘仁瞻已经没有了意识,整天就是昏迷状态,白色的头发胡须,散乱的披散着,看起来异常的消瘦,憔悴。
柴荣知道之后,立即下令让最好的医生,用做好的要,提供最好的医疗环境,一定要把刘仁瞻救活,这绝对是一个国宝级别的大将啊,不能就这么死了。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救活过来,刘仁瞻甚至没有机会恢复一瞬间的清醒,什么回光返照都没有,他可能致死也不知道,他的部下已经带着他投降了,但是在他的意识中,他还是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很多史书上,都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刘仁瞻并不是在昏迷状态下被他的大将们假借了名号头像的,而是刘仁瞻清醒的主动投降的。
这一点还是稍微有点一点争论的,但是目前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刘仁瞻当时已经是昏迷不醒了,不能做出决策,他的部下就假借刘仁瞻的名义给柴荣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虽然实际上是寿州的守将们投降,但是用的是刘仁瞻的名号,所以很多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这才认为,当时是刘仁瞻投降的。
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假借名义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当时的刘仁瞻的身体状况,的确是很差,此时的他根本没有投降的动机,所以他亲自要求投降这件事,我觉可能性还是很低的,所以在这里我们还是相信,刘仁瞻对这件事还是不知情的,他从来没有主动投降过周军。
柴荣听说刘仁瞻死了之后,很伤心,于是就下令给刘仁瞻很高的待遇,活着受罪,死了风光无限,最终还在周朝封了王,被称为彭城郡王。
而南唐方面难道李璟听说寿州没了,刘仁瞻死了,也很伤心,也是对刘仁瞻大加封赏,毕竟刘仁瞻这样的大将,还真是不多见。
刘仁瞻虽然死了,但是却是名留青史,而且得到了本国和敌对国的双重封赏,这一种待遇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多,在五代他也算是第一号人物了,虽然有几个和他类似的存在,但是却赶不上他。
其实那时候,在刘仁瞻死了,寿州丢了之后。南唐皇帝李璟还是不认输,因为他觉得他还有能力继续再和周朝在淮南继续进行战斗,因为他的大后方还没有丢,他还有十多万大军,虽然这里面很多都是新兵蛋子,但是也是有点战斗力的。
李璟此时还没有看清楚他面对的形势,他看着柴荣亲征很厉害,于是他也就一时心血来潮就也想着亲征算了,但是他的能力和统帅艺术,还有个人魅力,能力赶得上柴荣吗?答案是否定了,他根本不是柴荣的对手。
而南唐当面还是有不少人也看到了这一点的,所以就对李璟继续进行劝告,让李璟不要干傻事,要是李璟去了,万一会不来了,那岂不是完蛋了,还不如在金陵呆着,将来总会有机会收复江北的。
这明明是对李璟好的忠言,但是李璟却是觉得这是对于他的一种侮辱,觉得他比不过柴荣,而且还是一种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行为,于是就把敢于劝他的那些大臣们全部处理了,有的杀头了,有的赶走了。
而这件事之后,李璟也开始冷静了下来,也开始想着自己到底能不能亲征了,最终他的考虑结果就是暂时先不亲征了吧。
所以最终,李璟还是没有亲征成功,所以我们上面李璟就是一时心血来潮,他是个文人,文人浪漫,也容易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亲征就是一个,要是真的想要亲征,别说几个人阻挠,就算是满朝都不同意,就像柴荣一样,那还不是照样亲征。
所以李璟当时并没有亲征的决心,只是随便想想而已。
柴荣拿下了寿州,淮南的南唐主力也被消灭了。下面就是摘果子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打完了寿州城下的这一战,接下来就是寿州城了,寿州城那绝对是柴荣心里的一块阴影,一个心病,因为这已经一年多了,寿州还没没有拿下了这让柴荣很伤心,要是寿州早早的拿下来,那么淮南也早就到了柴荣的手里,不会这么长时间都一直在这里僵持。
所以现在的柴荣要做的就是一鼓作气拿下寿州,但是这一次柴荣也知道不能再速战速决了,因为此时的寿州已经没有了希望,现在的寿州和他也没了作战的能力,他要拿下寿州可以说并不是很难,但是他不想让他这方损失惨重罢了,他要选一个代价最小的方式。
毕竟刘仁瞻还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一般人不是他的对手。就算是柴荣在这里,那么要是想要进入寿州城,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柴荣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才能成功的进入寿州城里。
可是柴荣不想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他想着能够用一种不太的损失,占据寿州成,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就是柴荣的主意,所以在寿州城下的决战结束后不久,他就开始给刘仁瞻写信,希望刘仁瞻能够主动出来投降,毕竟现在刘仁瞻已经没有什么盼头了。而且还没有了援兵,此时的寿州已经成了一个孤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城
所以柴荣还是对刘仁瞻投降抱一丝幻想的,所以在柴荣的书信里,柴荣就提到了,这一次寿州已经没啥希望了,还是希望刘仁瞻能够明智一点,福祸都是一念之间,就看怎么选择了。
柴荣这封信说的很直白,那就是要是投降我,那么咱们还是好朋友,以后跟着我混,咱们还能继续一起战斗,要是你选择继续抵抗,那没的说,我只能用强了,只能拿下寿州,然后再抓住你刘仁瞻了。
但是刘仁瞻已经在这里坚守了一年多的时间,要是这个时候投降了,岂不是显得他虎头蛇尾,没有做到有始有终,他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他想要在以后的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一个忠心不二的名声,他不想留下一个没有坚持到最后的投降大将,虽然这样可以活下去。
所以刘仁瞻选择了继续抵抗,他对于柴荣的书信也没有回复,也没有找人和柴荣谈条件,直接就把柴荣给忽视了,他此时已经有了以死报国的心思
他根本不准备投降,但是此时寿州城中已经是乱成了一团了,人吃人,到处都是残肢短骸,但是在城墙上面的将士却是不下来,还是在城墙上面守卫着,再说说刘仁瞻,这个已经五十九岁的老人,此时也在城中躺着。
我们上面也说了,这一年,可能是刘仁瞻这一辈子最辉煌的一年,也是他这一生最悲惨的一年,他在这里吃不好喝不好,而且不久前还亲手下令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病了,病的很重。
但是刘仁瞻的部下们对于刘仁瞻都是很服气,所以就算是刘仁瞻已经生病了,但是还是一直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人愿意投降,都想着和刘仁瞻一起以死殉国。
柴荣等了几天,不见刘仁瞻给他回信,他知道可能刘仁瞻还是准备抵抗到底了,但是他准备再给刘仁瞻和寿州城里的将士们一个机会,于是在此后他就搞了一个示威活动,就是把大军全部调到寿州城下,然后开始大阅兵。
这几十万人的大阅兵,对于寿州的士气打击那是很大的,寿州城里的人,能够坚持到现在靠的就是一股子士气,现在这故事士气没有了,那么他们也就很难再坚持下去了。
这一次准备出城投降的是寿州城中的大将,他们此时敢出来投降,其实是有两个愿意难道。一个就是此时的刘仁瞻已经是病入膏肓,不省人事了,不能说话,对于外界的情况也不了解,可以说时日无多了。
还有一点就是周军的确强大,让他们胆战心惊,他们知道绝对不是周军的对手,所以还不如赶紧头像了,所以这些不想死的大将就搞到了一起,准备投降给柴荣。
投降,不能用他们这些大将的名义,因为柴荣最关注的就是刘仁瞻,而不是他们这些大将,所以他们就用刘仁瞻的名义,宣布对柴荣投降,愿意献出寿州城,但是希望柴荣不要搞屠杀,也不要对他们进行惩罚。
柴荣看到这是刘仁瞻的名义,以为刘仁瞻开窍了,于是就答应了,可以说他还是很意外的,他没想到此时的刘仁瞻竟然选择投降了,他觉得是他之前写的那封信起了作用。
但是柴荣不知道,这并不是刘仁瞻投降,而是刘仁瞻的那些部下们,不想和刘仁瞻一起死,这才搞出来的投降书,这件事刘仁瞻根本不知道,而且刘仁瞻也不可能知道了。
不久之后,柴荣带着大军赶到寿州城里面,正式宣布对于寿州城的占有权,这一下子柴荣终于拿下了寿州,这个他围攻了一年多的地方。他也终于见到了一直以来和他对抗的对手,刘仁瞻。
此时的刘仁瞻已经没有了意识,整天就是昏迷状态,白色的头发胡须,散乱的披散着,看起来异常的消瘦,憔悴。
柴荣知道之后,立即下令让最好的医生,用做好的要,提供最好的医疗环境,一定要把刘仁瞻救活,这绝对是一个国宝级别的大将啊,不能就这么死了。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救活过来,刘仁瞻甚至没有机会恢复一瞬间的清醒,什么回光返照都没有,他可能致死也不知道,他的部下已经带着他投降了,但是在他的意识中,他还是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很多史书上,都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刘仁瞻并不是在昏迷状态下被他的大将们假借了名号头像的,而是刘仁瞻清醒的主动投降的。
这一点还是稍微有点一点争论的,但是目前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刘仁瞻当时已经是昏迷不醒了,不能做出决策,他的部下就假借刘仁瞻的名义给柴荣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虽然实际上是寿州的守将们投降,但是用的是刘仁瞻的名号,所以很多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这才认为,当时是刘仁瞻投降的。
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假借名义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当时的刘仁瞻的身体状况,的确是很差,此时的他根本没有投降的动机,所以他亲自要求投降这件事,我觉可能性还是很低的,所以在这里我们还是相信,刘仁瞻对这件事还是不知情的,他从来没有主动投降过周军。
柴荣听说刘仁瞻死了之后,很伤心,于是就下令给刘仁瞻很高的待遇,活着受罪,死了风光无限,最终还在周朝封了王,被称为彭城郡王。
而南唐方面难道李璟听说寿州没了,刘仁瞻死了,也很伤心,也是对刘仁瞻大加封赏,毕竟刘仁瞻这样的大将,还真是不多见。
刘仁瞻虽然死了,但是却是名留青史,而且得到了本国和敌对国的双重封赏,这一种待遇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多,在五代他也算是第一号人物了,虽然有几个和他类似的存在,但是却赶不上他。
其实那时候,在刘仁瞻死了,寿州丢了之后。南唐皇帝李璟还是不认输,因为他觉得他还有能力继续再和周朝在淮南继续进行战斗,因为他的大后方还没有丢,他还有十多万大军,虽然这里面很多都是新兵蛋子,但是也是有点战斗力的。
李璟此时还没有看清楚他面对的形势,他看着柴荣亲征很厉害,于是他也就一时心血来潮就也想着亲征算了,但是他的能力和统帅艺术,还有个人魅力,能力赶得上柴荣吗?答案是否定了,他根本不是柴荣的对手。
而南唐当面还是有不少人也看到了这一点的,所以就对李璟继续进行劝告,让李璟不要干傻事,要是李璟去了,万一会不来了,那岂不是完蛋了,还不如在金陵呆着,将来总会有机会收复江北的。
这明明是对李璟好的忠言,但是李璟却是觉得这是对于他的一种侮辱,觉得他比不过柴荣,而且还是一种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行为,于是就把敢于劝他的那些大臣们全部处理了,有的杀头了,有的赶走了。
而这件事之后,李璟也开始冷静了下来,也开始想着自己到底能不能亲征了,最终他的考虑结果就是暂时先不亲征了吧。
所以最终,李璟还是没有亲征成功,所以我们上面李璟就是一时心血来潮,他是个文人,文人浪漫,也容易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亲征就是一个,要是真的想要亲征,别说几个人阻挠,就算是满朝都不同意,就像柴荣一样,那还不是照样亲征。
所以李璟当时并没有亲征的决心,只是随便想想而已。
柴荣拿下了寿州,淮南的南唐主力也被消灭了。下面就是摘果子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3912/213311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