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之大时代 第124节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檀宫情事(1v1 现代 gl 纯百)、【海贼王】金苹果、今天也想和死去的哥哥谈恋爱、吃掉妳、不要清醒、指月、《台风镜》(校园H)、穿书之我给男主当小三、纵逢尔尔(高干骨科 np)、
郑光业能感觉到,自从李铮从芝加哥回来后,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也是在那时,李教授开始培养孙斌,俨然将其当成了自己的助手。
他猜过可能是因为那两百万美金的事情,但心里又觉得李教授并不是这种人。
“对,你不比任何人差,甚至你比任何人都优秀。”李铮将花茶往郑光业面前推了推,“在第九实验室,你或许能做一个不错的研究员。但是或许在另一个更适合你的领域,你可以成为一个伟人。”李铮看着郑光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郑光业愣愣地坐在原地,他想了无数个可能,却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答案。
“你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你对事件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感。就拿这次三千万美金的事来说,你当机立断引狼驱虎,若不是铁道部的及时插手,赵校长根本顶不住当时舆论和教育部的双重压力。”
“在学术上,你很优秀,但也仅仅只是优秀而已。华清优秀的学生有很多,但优秀的学者却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得能出一个。当然,这最终的选择只有你自己能做。”李铮说道。
郑光业不愧是郑光业,他很快从呆愣中回过神来,他微微垂下头,让人看不清他面上的情绪。天生的政治家吗?仿佛一道新的大门缓缓在他面前打开。
确实,在李铮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他在与那些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虽然处境艰难,压力巨大,但他却感觉到一种如鱼得水的畅快感,特别是看到当他引入铁道部后,前一日还气势汹汹的教育部被逼不得不坐下来谈判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令人畅快。
他放在桌下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许久之后才缓缓抬起头来。
“教授,那这个实验项目我还能接着跟下去吗?”郑光业笑着问道。
“当然,只要你愿意。”李铮面上的笑容也加深了不少。
这就是后世称颂的“花房里的谈话”,后世一致认为这场谈话是后来的铁道第一人,放弃科研转投官场的重要原因,同时它也拉开了华国交通新历史的序章。
现在第九实验室的众人,并不知道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已经悄悄在他们身边发生,他们只知道,自己手头上的这个项目遇到了瓶颈。
“延长器官储存时间”这个项目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完成心脏的无限时储存。
研究方向非常明确——冷冻。
就像普通人在冰箱冷藏保鲜一样,用冷冻保持心脏的完好性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教授,按照您的实验计划,我们用血液代用品从心脏和组织的脉管内通过,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始终保持在50-80f的最佳温度,心跳也成功缓减至每分钟十次。传感器使用正常,计算机数据也显示正常。”
“我们在心脏正常跳动的时候实施液氮迅速冷冻,也非常顺利。但是72小时后,我们解冻后,测试心脏活性,却发现心脏活性已经呈现减弱趋势,按照减弱程度计算,我们的方式只能使心脏储存时间由现今的72小时延长至168小时。”
第161章
与ch5溶液里的新应用不同, 器官冷冻是一个应用型的项目。这个项目成果出来后,面向的不是制药公司, 而是器官中心还有医院,它需要一个普适性的技术标准。
比如血液代用品的选择, 血液进入心脏和脉管的流速、温度等, 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经过无数次试验对比、选择、确认, 且每一次的选择确认都需要庞大的数据来支撑论证, 这种实验是极其考验一个实验室的水平的。
饶是有超级电脑的协助,实验室诸人也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前期数据测定。
“李铮,解冻的心脏细胞保持完好, 技术方面的问题已经不大,但现阶段实验表明, 单纯的冷冻不能保持器官的无限时储存。”刘思朝摘下口罩, 皱着眉头说道。
李铮抿着嘴,迅速翻动自己手中的实验记录,他和刘思朝都是实验操控中的高手,这次实验是两人亲自动手做的, 技术操作几乎完美。
李铮合上手中的实验记录, 开口道:“孟杰、郑光业,你们四个做一次给我们看。”
“好……好的, 李……李教授!”孟杰激动得连结巴都好了不少。
郑光业面上也露出一丝喜色,自从那次花房谈话后,他回家就跟家里商量了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在这个项目结束后, 他就会离开实验室,入职他华京某部委。
郑光业拿着实验记录本的手紧了紧,在离开之前,他想做出一点东西来,以纪念他七年的生物学生涯。
“计算机调试完毕,1号液准备。”
“1号液填充进入,外接口控制流速。”
“卢学科,加温。”
“好的,温度上升中,20、25、30、40,温度上升到50,到达最佳温度,外接口打开。”
“1号液流入心脏,温度正常、流速正常、传感器无异常。”
超级计算机的显示器,一半装在实验室里,墙面上四个显示器密密麻麻地闪现无数数字,孙斌一边迅速记录,一边仰着头目光迅速从最左边那个屏幕扫到最右边。
李铮和刘思朝站在旁边,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看着这四个“小家伙”的动作,紧皱的眉头丝毫没有松开。
“心脏跳动速度持续减缓,小刘,把心脏数据标亮!”孙斌大声对旁边玻璃隔间内的小刘大喊道。
小刘双手不停敲击着键盘,听到孙斌的喊声,抬手对他比了个ok的手势。
随着1号血液代用品液体的导入,以及温度、流速的变化,心脏的跳动速度慢慢降低并逐渐稳定下来,保持在了不损耗心脏活性的最低限度上。
“这些小家伙很不错。”刘思朝少见地开口称赞道。
确实,虽然这个实验他们这四个月来不知道做了多少遍,但那都是李铮和刘思朝主导的,四人第一次自己动手,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然是非常了不起了。
然而……
“嘟嘟嘟”心脏检测发出警报,屏幕上面的折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平缓。
“心跳下降!快!调整温度和流速!人体模拟环境准备!快!”四个人听到警报声,瞬间慌了神,哪怕郑光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但是传感器上面的数据越来越小。
“嘟……”一声平缓的嘟声,屏幕上的波动线变成了一条直线,心脏停跳!
四人的面色惨白。
“教授……”孙斌耷拉着脑袋。
李铮嘴角微勾,但又很快严肃了面容,“再试一次!”
四人浑身一震,郑光业抿了抿嘴,开口道:“计算机准备,再来一次!”
重复了五次,四人总算做到了解冻阶段,小心翼翼地中和液氮解冻心脏,实验结果和李铮刘思聪的一样,细胞未受到损耗,但是在冷冻中心脏活性同样在减弱。单纯的冷冻不能做到器官的无限时储存。
“是防腐。少一道低温防腐工序!”李铮沉声说道。
刘思朝闻言,思忖片刻点点头。
虽然知道了技术流程中缺少的步骤,但是第九实验室尝试了无数种现有的低温防腐配方,没有一种能够达到他们实验的要求,换句话说,他们的实验卡住了。
这一卡,就卡到了1986年。
期间梁哲飞过来两次,因为李铮还处于项目研究阶段,两人根本说不上两句话,李铮真觉得梁哲没找他分手,绝对是真爱。
1986年1月,赵德培亲自上门“警告”李铮他已经缺课很久了。华清有规定,无论多大牌的教授,一个月一堂课是必须保证的,当初李铮与华清签订的聘书里也有这一条,但是李铮这段时间被这个项目弄得晕头转向,根本忘了这一茬。
而华清领导层们也全身心投入在华清奖的设立上,也没顾得上,这不,稍稍空闲下来,赵德培就找上门来了。
李铮揉揉自己的太阳穴,“好,您安排时间吧。”他这样回答道。
于是第二天上午,李铮站在了教研楼一楼教室的讲台上。
教室里密密麻麻坐满了人,还有不少人自带小凳子坐在教室的过道上。
前面几排坐的都年纪偏大,有脸熟的也有陌生的,大概是华清及其他学校的教职员工。对了,李铮上次公开课整理讲述的资料已经由华清大学教育出版社校对完毕,并于85年年底正式出版。
它被华国科研研究院列为生物实验室指定用书,华国许多大学的生物系也将其列入了教材名单当中,这本《生物研究指南》也是这回教室里座无虚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铮有些心虚地摩挲了一下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比起上回,他这回可是什么都没准备,讲什么呢。
看着前几排同事们桌面上摆得整整齐齐的笔记本,李铮眯了眯眼,还是得讲点有内容的。
他熟悉的,有内容的,能现在不做准备当场讲下来的,那便只有现在正在进行的“延长器官储存时间”的课题了。
“我们今天这堂课探讨的是第九实验室现阶段的实验项目,器官储存。”
“相信大家对这个课题不会陌生,毕竟uw溶液和ch5溶液之争在去年闹得沸沸扬扬。今天我要讲的,正是这个项目的第二阶段,心脏的无限时储存。”
教室里立刻想起了一片窸窸窣窣的讨论声,虽然早在当初芝加哥电视台的时候,李铮就提过这个概念,国内媒体也转载报道过,但是普通民众看问题,和专业人士看问题的深度还是不一样的。
前排的一众专家学者一听就意识到了这个课题代表的意义,心脏是初大脑外人体最精密的器官,心脏的无限时储存的成功,意味着器官储存将进入永久时代。
“李教授,这真的是现在的科技水平可以做到的吗?”第二排的一位中年人忍不住问道。
他是燕大的生物学副教授,昨日听说华清的李教授要上课,燕大的生物系瞬间炸开了锅,一众教授连课都不想去上了,花了整整一天讨论他们要不要去华清听课的问题。
他们想不想去,当然想了,但是华国人爱面子,华国学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华清和燕大虽然是兄弟学校,但两校同在华京,又同是华国数一数二的学府,这竞争关系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他们堂堂燕大教授,去听一个华清讲师的课,这也太丢份了!没错,虽然华清众人都称李铮为教授,但是按职称来讲,他还就只是个讲师而已。
但是不去!那怎么行!
《生物研究指南》他们也看了,这本书几乎把生物学从成立起到如今的发展历程捋了一遍,按大类将其生物学史上的重大实验项目一一列出,分析其实验流程技巧,归纳总结。
这群燕大教授这么一遍看下来,说受益匪浅还是低估了它的作用。
万一那位李铮教授还藏着些什么,万一华清那群家伙敝真自扫,不印发成册出版了,那他们上哪里哭去,于是纠结了一天,这些燕大教授还是决定来听课。
“当然。”李铮笑道“现在第九实验室已经做到了心脏无损伤冷冻,并且将心脏储存时间由美国器官移植协会公布的72小时,延长到了168小时,这在器官储存史上也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当然了,168小时和无限储存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路总是要走出第一步的,不是吗?”李铮笑眯眯地答道。
教室里的讨论声更响了,96个小时!
李教授说得风淡云轻,但讲台下的人却知道这96个小时代表着什么,器官储存时间延长了整整一倍多,这意味着无数个人将从中获益,因为这项技术重获新生。
一阵讨论后,他们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同时屏住了呼吸,听讲台上的李铮叙述实验室项目的具体事项。
第162章
实操能力弱是华国科研界的通病, 不仅是学生,就算同等级别的教授, 国内的学者的动手能力也比外国高校弱了一筹,这是客观科研环境造成的。
李铮上辈子在华清上课的时候, 也经常拿正在进行的项目在课堂上与学生们探讨, 华清的学子或许不是最优秀的, 但是学习能力必定是华夏数一数二的, 很多时候他们提出的问题会给李铮很多灵感。
“实验现阶段确实遇到了阻碍,理论上在心脏缓跳时填充液氮,使心脏在保持跳动状态下被冷冻。心脏的生理记忆功能会使其在解冻的一刹那恢复跳动,但是现实实验中, 液氮冷冻还不足以做到使心脏完全停止消耗。”
“我猜是少了一种低温防腐配方,研制出这种低温防腐配方, 这将是实验室接下来的主要工作。”
“李铮先生……”
“李教授……”
李铮的话一说完, 教室里前三排的同行们便迫不及待地争先发言,他们有的会提出问题,有的则会给出意见,遇到确实有用的意见, 李铮会迅速记录下来, 课堂内的气氛一时变得十分融洽。
但这仅仅是对坐在前排的学者们来说,后面的学生们就听得比较辛苦了。
有些东西他们的笔还没有记完呢, 教授们就已经讲到另一头上去了。
一堂课下来,这群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华清学子们,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低着头向教室门口走去。
“李教授啊,我代表燕大邀请你到我们学校做客啊。”课后,一位燕大教授笑着说道。
他的邀请引来了其他燕大教授的附和声。
“没错,这一堂课的时间太短了,我们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坐下来好好讨论啊!”
他猜过可能是因为那两百万美金的事情,但心里又觉得李教授并不是这种人。
“对,你不比任何人差,甚至你比任何人都优秀。”李铮将花茶往郑光业面前推了推,“在第九实验室,你或许能做一个不错的研究员。但是或许在另一个更适合你的领域,你可以成为一个伟人。”李铮看着郑光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郑光业愣愣地坐在原地,他想了无数个可能,却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答案。
“你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你对事件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感。就拿这次三千万美金的事来说,你当机立断引狼驱虎,若不是铁道部的及时插手,赵校长根本顶不住当时舆论和教育部的双重压力。”
“在学术上,你很优秀,但也仅仅只是优秀而已。华清优秀的学生有很多,但优秀的学者却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得能出一个。当然,这最终的选择只有你自己能做。”李铮说道。
郑光业不愧是郑光业,他很快从呆愣中回过神来,他微微垂下头,让人看不清他面上的情绪。天生的政治家吗?仿佛一道新的大门缓缓在他面前打开。
确实,在李铮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他在与那些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虽然处境艰难,压力巨大,但他却感觉到一种如鱼得水的畅快感,特别是看到当他引入铁道部后,前一日还气势汹汹的教育部被逼不得不坐下来谈判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令人畅快。
他放在桌下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许久之后才缓缓抬起头来。
“教授,那这个实验项目我还能接着跟下去吗?”郑光业笑着问道。
“当然,只要你愿意。”李铮面上的笑容也加深了不少。
这就是后世称颂的“花房里的谈话”,后世一致认为这场谈话是后来的铁道第一人,放弃科研转投官场的重要原因,同时它也拉开了华国交通新历史的序章。
现在第九实验室的众人,并不知道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已经悄悄在他们身边发生,他们只知道,自己手头上的这个项目遇到了瓶颈。
“延长器官储存时间”这个项目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完成心脏的无限时储存。
研究方向非常明确——冷冻。
就像普通人在冰箱冷藏保鲜一样,用冷冻保持心脏的完好性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教授,按照您的实验计划,我们用血液代用品从心脏和组织的脉管内通过,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始终保持在50-80f的最佳温度,心跳也成功缓减至每分钟十次。传感器使用正常,计算机数据也显示正常。”
“我们在心脏正常跳动的时候实施液氮迅速冷冻,也非常顺利。但是72小时后,我们解冻后,测试心脏活性,却发现心脏活性已经呈现减弱趋势,按照减弱程度计算,我们的方式只能使心脏储存时间由现今的72小时延长至168小时。”
第161章
与ch5溶液里的新应用不同, 器官冷冻是一个应用型的项目。这个项目成果出来后,面向的不是制药公司, 而是器官中心还有医院,它需要一个普适性的技术标准。
比如血液代用品的选择, 血液进入心脏和脉管的流速、温度等, 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经过无数次试验对比、选择、确认, 且每一次的选择确认都需要庞大的数据来支撑论证, 这种实验是极其考验一个实验室的水平的。
饶是有超级电脑的协助,实验室诸人也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前期数据测定。
“李铮,解冻的心脏细胞保持完好, 技术方面的问题已经不大,但现阶段实验表明, 单纯的冷冻不能保持器官的无限时储存。”刘思朝摘下口罩, 皱着眉头说道。
李铮抿着嘴,迅速翻动自己手中的实验记录,他和刘思朝都是实验操控中的高手,这次实验是两人亲自动手做的, 技术操作几乎完美。
李铮合上手中的实验记录, 开口道:“孟杰、郑光业,你们四个做一次给我们看。”
“好……好的, 李……李教授!”孟杰激动得连结巴都好了不少。
郑光业面上也露出一丝喜色,自从那次花房谈话后,他回家就跟家里商量了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在这个项目结束后, 他就会离开实验室,入职他华京某部委。
郑光业拿着实验记录本的手紧了紧,在离开之前,他想做出一点东西来,以纪念他七年的生物学生涯。
“计算机调试完毕,1号液准备。”
“1号液填充进入,外接口控制流速。”
“卢学科,加温。”
“好的,温度上升中,20、25、30、40,温度上升到50,到达最佳温度,外接口打开。”
“1号液流入心脏,温度正常、流速正常、传感器无异常。”
超级计算机的显示器,一半装在实验室里,墙面上四个显示器密密麻麻地闪现无数数字,孙斌一边迅速记录,一边仰着头目光迅速从最左边那个屏幕扫到最右边。
李铮和刘思朝站在旁边,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看着这四个“小家伙”的动作,紧皱的眉头丝毫没有松开。
“心脏跳动速度持续减缓,小刘,把心脏数据标亮!”孙斌大声对旁边玻璃隔间内的小刘大喊道。
小刘双手不停敲击着键盘,听到孙斌的喊声,抬手对他比了个ok的手势。
随着1号血液代用品液体的导入,以及温度、流速的变化,心脏的跳动速度慢慢降低并逐渐稳定下来,保持在了不损耗心脏活性的最低限度上。
“这些小家伙很不错。”刘思朝少见地开口称赞道。
确实,虽然这个实验他们这四个月来不知道做了多少遍,但那都是李铮和刘思朝主导的,四人第一次自己动手,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然是非常了不起了。
然而……
“嘟嘟嘟”心脏检测发出警报,屏幕上面的折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平缓。
“心跳下降!快!调整温度和流速!人体模拟环境准备!快!”四个人听到警报声,瞬间慌了神,哪怕郑光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但是传感器上面的数据越来越小。
“嘟……”一声平缓的嘟声,屏幕上的波动线变成了一条直线,心脏停跳!
四人的面色惨白。
“教授……”孙斌耷拉着脑袋。
李铮嘴角微勾,但又很快严肃了面容,“再试一次!”
四人浑身一震,郑光业抿了抿嘴,开口道:“计算机准备,再来一次!”
重复了五次,四人总算做到了解冻阶段,小心翼翼地中和液氮解冻心脏,实验结果和李铮刘思聪的一样,细胞未受到损耗,但是在冷冻中心脏活性同样在减弱。单纯的冷冻不能做到器官的无限时储存。
“是防腐。少一道低温防腐工序!”李铮沉声说道。
刘思朝闻言,思忖片刻点点头。
虽然知道了技术流程中缺少的步骤,但是第九实验室尝试了无数种现有的低温防腐配方,没有一种能够达到他们实验的要求,换句话说,他们的实验卡住了。
这一卡,就卡到了1986年。
期间梁哲飞过来两次,因为李铮还处于项目研究阶段,两人根本说不上两句话,李铮真觉得梁哲没找他分手,绝对是真爱。
1986年1月,赵德培亲自上门“警告”李铮他已经缺课很久了。华清有规定,无论多大牌的教授,一个月一堂课是必须保证的,当初李铮与华清签订的聘书里也有这一条,但是李铮这段时间被这个项目弄得晕头转向,根本忘了这一茬。
而华清领导层们也全身心投入在华清奖的设立上,也没顾得上,这不,稍稍空闲下来,赵德培就找上门来了。
李铮揉揉自己的太阳穴,“好,您安排时间吧。”他这样回答道。
于是第二天上午,李铮站在了教研楼一楼教室的讲台上。
教室里密密麻麻坐满了人,还有不少人自带小凳子坐在教室的过道上。
前面几排坐的都年纪偏大,有脸熟的也有陌生的,大概是华清及其他学校的教职员工。对了,李铮上次公开课整理讲述的资料已经由华清大学教育出版社校对完毕,并于85年年底正式出版。
它被华国科研研究院列为生物实验室指定用书,华国许多大学的生物系也将其列入了教材名单当中,这本《生物研究指南》也是这回教室里座无虚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铮有些心虚地摩挲了一下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比起上回,他这回可是什么都没准备,讲什么呢。
看着前几排同事们桌面上摆得整整齐齐的笔记本,李铮眯了眯眼,还是得讲点有内容的。
他熟悉的,有内容的,能现在不做准备当场讲下来的,那便只有现在正在进行的“延长器官储存时间”的课题了。
“我们今天这堂课探讨的是第九实验室现阶段的实验项目,器官储存。”
“相信大家对这个课题不会陌生,毕竟uw溶液和ch5溶液之争在去年闹得沸沸扬扬。今天我要讲的,正是这个项目的第二阶段,心脏的无限时储存。”
教室里立刻想起了一片窸窸窣窣的讨论声,虽然早在当初芝加哥电视台的时候,李铮就提过这个概念,国内媒体也转载报道过,但是普通民众看问题,和专业人士看问题的深度还是不一样的。
前排的一众专家学者一听就意识到了这个课题代表的意义,心脏是初大脑外人体最精密的器官,心脏的无限时储存的成功,意味着器官储存将进入永久时代。
“李教授,这真的是现在的科技水平可以做到的吗?”第二排的一位中年人忍不住问道。
他是燕大的生物学副教授,昨日听说华清的李教授要上课,燕大的生物系瞬间炸开了锅,一众教授连课都不想去上了,花了整整一天讨论他们要不要去华清听课的问题。
他们想不想去,当然想了,但是华国人爱面子,华国学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华清和燕大虽然是兄弟学校,但两校同在华京,又同是华国数一数二的学府,这竞争关系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他们堂堂燕大教授,去听一个华清讲师的课,这也太丢份了!没错,虽然华清众人都称李铮为教授,但是按职称来讲,他还就只是个讲师而已。
但是不去!那怎么行!
《生物研究指南》他们也看了,这本书几乎把生物学从成立起到如今的发展历程捋了一遍,按大类将其生物学史上的重大实验项目一一列出,分析其实验流程技巧,归纳总结。
这群燕大教授这么一遍看下来,说受益匪浅还是低估了它的作用。
万一那位李铮教授还藏着些什么,万一华清那群家伙敝真自扫,不印发成册出版了,那他们上哪里哭去,于是纠结了一天,这些燕大教授还是决定来听课。
“当然。”李铮笑道“现在第九实验室已经做到了心脏无损伤冷冻,并且将心脏储存时间由美国器官移植协会公布的72小时,延长到了168小时,这在器官储存史上也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当然了,168小时和无限储存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路总是要走出第一步的,不是吗?”李铮笑眯眯地答道。
教室里的讨论声更响了,96个小时!
李教授说得风淡云轻,但讲台下的人却知道这96个小时代表着什么,器官储存时间延长了整整一倍多,这意味着无数个人将从中获益,因为这项技术重获新生。
一阵讨论后,他们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同时屏住了呼吸,听讲台上的李铮叙述实验室项目的具体事项。
第162章
实操能力弱是华国科研界的通病, 不仅是学生,就算同等级别的教授, 国内的学者的动手能力也比外国高校弱了一筹,这是客观科研环境造成的。
李铮上辈子在华清上课的时候, 也经常拿正在进行的项目在课堂上与学生们探讨, 华清的学子或许不是最优秀的, 但是学习能力必定是华夏数一数二的, 很多时候他们提出的问题会给李铮很多灵感。
“实验现阶段确实遇到了阻碍,理论上在心脏缓跳时填充液氮,使心脏在保持跳动状态下被冷冻。心脏的生理记忆功能会使其在解冻的一刹那恢复跳动,但是现实实验中, 液氮冷冻还不足以做到使心脏完全停止消耗。”
“我猜是少了一种低温防腐配方,研制出这种低温防腐配方, 这将是实验室接下来的主要工作。”
“李铮先生……”
“李教授……”
李铮的话一说完, 教室里前三排的同行们便迫不及待地争先发言,他们有的会提出问题,有的则会给出意见,遇到确实有用的意见, 李铮会迅速记录下来, 课堂内的气氛一时变得十分融洽。
但这仅仅是对坐在前排的学者们来说,后面的学生们就听得比较辛苦了。
有些东西他们的笔还没有记完呢, 教授们就已经讲到另一头上去了。
一堂课下来,这群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华清学子们,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低着头向教室门口走去。
“李教授啊,我代表燕大邀请你到我们学校做客啊。”课后,一位燕大教授笑着说道。
他的邀请引来了其他燕大教授的附和声。
“没错,这一堂课的时间太短了,我们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坐下来好好讨论啊!”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8482/14038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