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备战二
推荐阅读:皇后葬身火海,疯批暴君一夜白头、狗洞谋士、夫人被迫觅王侯、网游之超级掌门人、冬日宜喜欢、至尊修罗、聊斋之问道长生、嫁权贵:三爷野性难驯、长生之路、继室她娇软动人、
李琛随后进而提出,将县兵营地移至东门之外,围绕东门重新立营,将中丘县东门包入到营中。
原因是中丘县城四门之中,东门外地势最为开阔而且地势平坦,极为适合大批贼众聚集,而且由于城东方向地势稍低,护城河比起其它几个方向,相对较浅,更利于攻城,所以必须要重点防范。
将县兵营地移至东门之外立营,则可将东门包入营中,利用营栅在东门之外形成一条防线,同时形成一个简陋的瓮城,当遭到大批贼众围攻的时候,县兵可更好的防御东门一带,并且可以随时方便的出击,亦或是获得粮秣的供给。
李琛认为死守城池,并非上策,自古守城,皆应有守有攻,方能守城成功,而闭门死守乃是下策,故此他并不同意将县兵尽数移入县城之中固守城墙。
对于兵事方面,中丘县官吏们没有人能比李琛更懂,所以陈硕立即从善如流,答应了李琛的安排,准他明日一早,便可移营到东门之外重新立营。
而所需劳力,则由县里召集县城周边以及城内青壮协助李琛重新立营,越坚固越好,不惜代价!
另外李琛提出自明日起,需尽速打造各种城防所用的器械,加强城防,对此众人也没有任何意见,这都啥时候了,中丘县城如果有失,他们这些人也万难在贼乱之中保住性命,所以李琛提出的打造守城器械,他们巴不得多打造一些,最好能把中丘县城搞得固若金汤才好。
现在他们忽然间想起来,李琛其实在前年刚刚被擢为贼曹的时候,就提出了利用流民,以工代赈疏浚护城河,整修城墙,现如今看来,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呀!
这要是当初县里没有采纳李琛的意见,以工代赈疏浚了护城河,重修了破败的城墙的话,那么现在面临如此大乱,他们再慌慌张张的去整修城墙,疏浚护城河,岂不一切都晚了吗?
所以想起这件事,他们都不由得非常庆幸,李琛当真乃是他们中丘县的福将呀!居然前年就开始为今日大乱在做准备了,不管当初李琛是有意而为,还是误打误撞,都算是又为中丘县立下了一件泼天的功劳。
故此李琛现在提出的所有要求,县里的官吏们,无不从善如流,悉听尊便,总之就一个态度,你李琛爱搞啥搞啥,花钱都是浮云,只要能把县城给守住,把县里的钱仓给搬空这会儿都无所谓,这会儿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食给粮食,只差要女人的话,他们都想回家赶紧把家里的美婢给李琛送过来了。
到了后半夜众官吏散去之后,李琛也起身告辞,准备回去休息,但是陈硕又叫住了李琛,让他稍等片刻。
李琛重新坐下之后,陈硕屏退左右之后,堂中只剩下他和李琛之后,才不无担忧的对李琛问道:“舒琼,你可认为,我大汉此次可否能挺过此劫?”
李琛立即毫不犹豫的答道:“先生多虑了!虽然我大汉现如今确实不如以往,但是大汉数百年的基业尚在,从贼者虽众,但是效忠我朝的士人百姓也并不算少!
而黄巾贼虽然势大,但是张角并不知兵,他将太平道分作三十六方,各设渠帅,这些人相互之间并不隶属,而且他们起事仓促,虽然初时可能有所斩获,但是当我朝反应过来之后,集结大军对其进行围剿,也就是黄巾贼败亡之时了!
故此先生万不可动摇,我们只需死守本县,那么定能渡过此劫!”
陈硕听罢之后,不觉脸微微一红,他刚才的时候,确确实实有些动摇了,即便是此次李琛已经将中丘县的太平道势力连根拔起,可是中丘县对于天下来说,却只是个弹丸之地,一旦要是太平道这些黄巾贼在其他地方取得了胜利,以他们小小的中丘县这样弹丸之地,又能坚持多久呢?
所以陈硕觉得心中没底,虽然倒是没想过投靠太平道从贼,但是却暗中起了挂印而去的念头,生在乱世,这官也不好当呀!天天都担惊受怕的,陈硕又不是那种胆子很大之人,所以也就萌生了去意,故此他才会留下李琛,对李琛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李琛也一下就看出了陈硕的动摇,当即便断然告诉陈硕,太平道绝对成不了大事,让陈硕一定要坚定下来,别干傻事。
要是陈硕这个时候挂印而去跑了的话,那么未来待得平定了黄巾之乱之后,朝廷绝对少不了要找他算账。
不管怎么说,陈硕对他算是有知遇之恩,当初能把他简拔于乡野之间,擢他为中丘贼曹,给他了一个施展才学的平台,这个情李琛还是要领的。
另外这两年来,陈硕对他也很是器重,处处维护与他,对他的支持也不小,处处给他开绿灯,基本上把他当做学生一般对待,所以李琛也非忘恩负义之人,故此他绝不会这个时候,让陈硕挂印而去,最后落得一个骂名,甚至可能会被事后追究逮问。
陈硕听了李琛的话之后,信心也就足了起来,在他看来,李琛是个有眼界的人,很早之前,就看出了太平道包藏祸心,早已对太平道加了戒心,才有了今日提前发动,将本县太平道作乱,扼杀于萌芽之中。
那么他对太平道未来的判断,也应该错不了,只要太平道成就不了大事,那么他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听过这一劫,如果他能在中丘县坚守住城池不丢,那么未来朝廷讨平太平道之后,他便前途无量。
于是陈硕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又和李琛闲聊了几句之后,这才将李琛放走回去休息。
对于何家之事,第二天晚上李琛就接到了消息,何家猝不及防之下,突然间遭到了李源率领大批李家矿奴的突袭,只是稍作抵抗,便被李源攻入到了何家之中,尽数将何家人抓了起来,查封了何家。
原因是中丘县城四门之中,东门外地势最为开阔而且地势平坦,极为适合大批贼众聚集,而且由于城东方向地势稍低,护城河比起其它几个方向,相对较浅,更利于攻城,所以必须要重点防范。
将县兵营地移至东门之外立营,则可将东门包入营中,利用营栅在东门之外形成一条防线,同时形成一个简陋的瓮城,当遭到大批贼众围攻的时候,县兵可更好的防御东门一带,并且可以随时方便的出击,亦或是获得粮秣的供给。
李琛认为死守城池,并非上策,自古守城,皆应有守有攻,方能守城成功,而闭门死守乃是下策,故此他并不同意将县兵尽数移入县城之中固守城墙。
对于兵事方面,中丘县官吏们没有人能比李琛更懂,所以陈硕立即从善如流,答应了李琛的安排,准他明日一早,便可移营到东门之外重新立营。
而所需劳力,则由县里召集县城周边以及城内青壮协助李琛重新立营,越坚固越好,不惜代价!
另外李琛提出自明日起,需尽速打造各种城防所用的器械,加强城防,对此众人也没有任何意见,这都啥时候了,中丘县城如果有失,他们这些人也万难在贼乱之中保住性命,所以李琛提出的打造守城器械,他们巴不得多打造一些,最好能把中丘县城搞得固若金汤才好。
现在他们忽然间想起来,李琛其实在前年刚刚被擢为贼曹的时候,就提出了利用流民,以工代赈疏浚护城河,整修城墙,现如今看来,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呀!
这要是当初县里没有采纳李琛的意见,以工代赈疏浚了护城河,重修了破败的城墙的话,那么现在面临如此大乱,他们再慌慌张张的去整修城墙,疏浚护城河,岂不一切都晚了吗?
所以想起这件事,他们都不由得非常庆幸,李琛当真乃是他们中丘县的福将呀!居然前年就开始为今日大乱在做准备了,不管当初李琛是有意而为,还是误打误撞,都算是又为中丘县立下了一件泼天的功劳。
故此李琛现在提出的所有要求,县里的官吏们,无不从善如流,悉听尊便,总之就一个态度,你李琛爱搞啥搞啥,花钱都是浮云,只要能把县城给守住,把县里的钱仓给搬空这会儿都无所谓,这会儿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食给粮食,只差要女人的话,他们都想回家赶紧把家里的美婢给李琛送过来了。
到了后半夜众官吏散去之后,李琛也起身告辞,准备回去休息,但是陈硕又叫住了李琛,让他稍等片刻。
李琛重新坐下之后,陈硕屏退左右之后,堂中只剩下他和李琛之后,才不无担忧的对李琛问道:“舒琼,你可认为,我大汉此次可否能挺过此劫?”
李琛立即毫不犹豫的答道:“先生多虑了!虽然我大汉现如今确实不如以往,但是大汉数百年的基业尚在,从贼者虽众,但是效忠我朝的士人百姓也并不算少!
而黄巾贼虽然势大,但是张角并不知兵,他将太平道分作三十六方,各设渠帅,这些人相互之间并不隶属,而且他们起事仓促,虽然初时可能有所斩获,但是当我朝反应过来之后,集结大军对其进行围剿,也就是黄巾贼败亡之时了!
故此先生万不可动摇,我们只需死守本县,那么定能渡过此劫!”
陈硕听罢之后,不觉脸微微一红,他刚才的时候,确确实实有些动摇了,即便是此次李琛已经将中丘县的太平道势力连根拔起,可是中丘县对于天下来说,却只是个弹丸之地,一旦要是太平道这些黄巾贼在其他地方取得了胜利,以他们小小的中丘县这样弹丸之地,又能坚持多久呢?
所以陈硕觉得心中没底,虽然倒是没想过投靠太平道从贼,但是却暗中起了挂印而去的念头,生在乱世,这官也不好当呀!天天都担惊受怕的,陈硕又不是那种胆子很大之人,所以也就萌生了去意,故此他才会留下李琛,对李琛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李琛也一下就看出了陈硕的动摇,当即便断然告诉陈硕,太平道绝对成不了大事,让陈硕一定要坚定下来,别干傻事。
要是陈硕这个时候挂印而去跑了的话,那么未来待得平定了黄巾之乱之后,朝廷绝对少不了要找他算账。
不管怎么说,陈硕对他算是有知遇之恩,当初能把他简拔于乡野之间,擢他为中丘贼曹,给他了一个施展才学的平台,这个情李琛还是要领的。
另外这两年来,陈硕对他也很是器重,处处维护与他,对他的支持也不小,处处给他开绿灯,基本上把他当做学生一般对待,所以李琛也非忘恩负义之人,故此他绝不会这个时候,让陈硕挂印而去,最后落得一个骂名,甚至可能会被事后追究逮问。
陈硕听了李琛的话之后,信心也就足了起来,在他看来,李琛是个有眼界的人,很早之前,就看出了太平道包藏祸心,早已对太平道加了戒心,才有了今日提前发动,将本县太平道作乱,扼杀于萌芽之中。
那么他对太平道未来的判断,也应该错不了,只要太平道成就不了大事,那么他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听过这一劫,如果他能在中丘县坚守住城池不丢,那么未来朝廷讨平太平道之后,他便前途无量。
于是陈硕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又和李琛闲聊了几句之后,这才将李琛放走回去休息。
对于何家之事,第二天晚上李琛就接到了消息,何家猝不及防之下,突然间遭到了李源率领大批李家矿奴的突袭,只是稍作抵抗,便被李源攻入到了何家之中,尽数将何家人抓了起来,查封了何家。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9135/15721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