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鲍信来访
推荐阅读:皇后葬身火海,疯批暴君一夜白头、狗洞谋士、夫人被迫觅王侯、网游之超级掌门人、冬日宜喜欢、至尊修罗、聊斋之问道长生、嫁权贵:三爷野性难驯、长生之路、继室她娇软动人、
李琛抵达洛阳的第四天,有人通报说鲍信来到了李琛营外求见,李琛并不认识鲍信,但是却对鲍信早有耳闻,知道此人乃是一个性情忠直之人,此前曾被何进所重用,擢其为骑都尉,派他返回泰山募兵。
于是李琛立即亲自出营迎接鲍信,当见到鲍信的时候,李琛看到鲍信此人三十多岁的年纪,身高接近八尺,生的是相貌堂堂,身材健壮,看起来应该是一个武人出身,于是上前跟鲍信见礼。
鲍信在李琛出营的时候,也打量着李琛,看罢了李琛之后,也暗自点头,连忙向李琛施礼。
李琛现如今虽然只是沛相,但是爵位却很高,已经是乡侯了,再向上就只剩下县侯最后一格了,在目前这个阶段,能做到乡侯这个地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并不像三国后期各方势力胡乱封侯时候那么不值钱。
所以鲍信并不敢在李琛面前托大,还是恭敬向李琛见礼。
李琛将鲍信请入营中,双方坐定之后,李琛对鲍信说道:“在下虽然于鲍都尉素昧谋面,但是也早已听闻过鲍都尉的大名,只可惜这次我等来迟一步,以至于让何公被阉党所害,更是令董卓擅自入京!真是徒呼奈何呀!
不知道鲍都尉此行前来有何指教?”
“不敢当,此次鲍信冒昧前来拜见君候,只是想来见一见君候,然后便准备回转泰山!
昨日我在城中,见到了曹校尉,曹校尉对李君候十分推崇,称君候乃是当今世上的英豪,虽然信早已听闻过君候的大名,却一直没有机会见过君候一面,所以才冒昧前来见君候一面!多有失礼之处,还望君候切莫介意!”鲍信连忙对李琛说道。
李琛惊讶道:“现如今董卓领兵擅入京师,扰乱朝纲,袁司隶正值用人之际,鲍都尉为何要返回泰山呢?”
一听这个,鲍信脸上就露出了怒色,摇头道:“不提也罢!此次我从泰山募兵回来路上,听闻了何公遇害的消息,日夜兼程赶回洛阳,却得知董卓擅自率军进入洛阳城中,控制了皇宫和当今皇上,明显有不臣之心!
于是这几日我便劝袁司隶能趁董卓立足未稳之际,登高一呼,率军讨伐董卓,将董卓这个乱政逆臣逐出洛阳,还政于当今皇上!
但是奈何袁司隶始终不敢下定这个决心,以至于当下董卓已经基本上将城中何公以及何苗麾下的旧部大部分掌控在了手中!而且今日还传出消息,董卓似有意要废掉当今圣上,扶陈留王刘协称帝!
董卓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是即便如此,袁司隶依旧是不肯当机立断起兵讨董,我等也只能徒呼奈何!
如此下去,我以为继续留在洛阳,已经不可能再有所作为,反倒可能被董卓所害,故此便向曹校尉辞行,回转泰山募集兵马,接下来如果董卓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行废立之事,那么我必讨伐董卓!”
李琛一看鲍信这个人,绝对是那种性情耿直爽快之人,有什么说什么,于是对鲍信倒是非常佩服,另外听了鲍信之言,也算是基本上彻底对袁绍不抱希望了。
李琛叹息一声,拱手对鲍信说道:“董卓此人乃是一个残暴不仁,唯利是图之辈,只可惜这次我未能及时赶来,被轘辕关关都尉唐恩阻在轘辕关外六天之久,以至于未能及时赶到京师,未能救下当今圣上!
我来到此地之后,便力劝袁司隶将董卓强行逐出京师,但是奈何袁司隶迟迟不能下定决心,现在看来,董卓已经是势不可制,如此一来,只怕这天下真的要大乱了!
既然鲍都尉要回泰山,那么我也不留鲍君了!今日一见,琛非常钦佩鲍君,但愿以后我等还有机会共事!请鲍君多多保重!”
鲍信也叹息道:“既然现在事已至此,我也劝李候一句,洛阳此地已经不宜久留,与其继续留在此地,倒不如速回沛国,整顿兵马,一旦要是董卓这个逆贼胆敢自行废立之事,那么你我不妨共谋讨伐此獠!
今日我前来见李候,也是代曹校尉前来劝说李候,眼下董卓此獠,已经势大难制,倒不如先行退去,另谋它策!
话以带到,我也不再久留,咱们山高水远,来日方长!告辞了!”说罢之后,鲍信便起身告辞。
李琛也没有强留鲍信,心知鲍信对袁绍已经彻底失望,去意已决,继续劝他也没有什么用了,于是便起身亲自将鲍信送出了营地,互道珍重之后,目送着鲍信上马驰去。
一切因为袁绍的犹豫和胆怯,让事情朝着无可挽回的方向滑去,对此李琛和荀攸等人多次商议之后,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就在他们还在商议去留的时候,营外又来了一伙人,说是要向李琛宣旨。
李琛一听,便知是董卓对他的反应到了,这会儿皇帝正在董卓手中,既然是对他下旨,那么肯定就是董卓的意思了,于是便整理了一下衣冠出营接旨,看看董卓想要做什么。
前来宣旨的,乃是朝中的一个年轻的议郎,陪同他的人则是一队禁军官兵,见到李琛之后,便当众宣旨,大致意思就是圣上有谕,现如今阉党已经伏诛,京师已经安定下来,李琛不远数百里率军前来京师勤王有功,特赏千金,但是现在京师已经不需要李琛继续领兵驻扎在此地了,令李琛即日起率军退出轘辕关,率军返回沛国。
李琛听罢之后,看了看这个宣旨的年轻宣旨官,又看了看这宣旨官带来的那五百金,冷笑了一声道:“敢问这圣旨是出当今太后的意思,还是董州牧的意思?”
这个宣旨官听罢之后,脸上的表情一僵,李琛这话问的,让他真是没法回答,这圣旨谁都知道,是董卓的意思,现如今董卓已经让皇帝授他为司空,但是李琛却不称呼董卓为董司空,反倒是继续称其为州牧,意思当然是不承认董卓现在司空的身份。
于是李琛立即亲自出营迎接鲍信,当见到鲍信的时候,李琛看到鲍信此人三十多岁的年纪,身高接近八尺,生的是相貌堂堂,身材健壮,看起来应该是一个武人出身,于是上前跟鲍信见礼。
鲍信在李琛出营的时候,也打量着李琛,看罢了李琛之后,也暗自点头,连忙向李琛施礼。
李琛现如今虽然只是沛相,但是爵位却很高,已经是乡侯了,再向上就只剩下县侯最后一格了,在目前这个阶段,能做到乡侯这个地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并不像三国后期各方势力胡乱封侯时候那么不值钱。
所以鲍信并不敢在李琛面前托大,还是恭敬向李琛见礼。
李琛将鲍信请入营中,双方坐定之后,李琛对鲍信说道:“在下虽然于鲍都尉素昧谋面,但是也早已听闻过鲍都尉的大名,只可惜这次我等来迟一步,以至于让何公被阉党所害,更是令董卓擅自入京!真是徒呼奈何呀!
不知道鲍都尉此行前来有何指教?”
“不敢当,此次鲍信冒昧前来拜见君候,只是想来见一见君候,然后便准备回转泰山!
昨日我在城中,见到了曹校尉,曹校尉对李君候十分推崇,称君候乃是当今世上的英豪,虽然信早已听闻过君候的大名,却一直没有机会见过君候一面,所以才冒昧前来见君候一面!多有失礼之处,还望君候切莫介意!”鲍信连忙对李琛说道。
李琛惊讶道:“现如今董卓领兵擅入京师,扰乱朝纲,袁司隶正值用人之际,鲍都尉为何要返回泰山呢?”
一听这个,鲍信脸上就露出了怒色,摇头道:“不提也罢!此次我从泰山募兵回来路上,听闻了何公遇害的消息,日夜兼程赶回洛阳,却得知董卓擅自率军进入洛阳城中,控制了皇宫和当今皇上,明显有不臣之心!
于是这几日我便劝袁司隶能趁董卓立足未稳之际,登高一呼,率军讨伐董卓,将董卓这个乱政逆臣逐出洛阳,还政于当今皇上!
但是奈何袁司隶始终不敢下定这个决心,以至于当下董卓已经基本上将城中何公以及何苗麾下的旧部大部分掌控在了手中!而且今日还传出消息,董卓似有意要废掉当今圣上,扶陈留王刘协称帝!
董卓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是即便如此,袁司隶依旧是不肯当机立断起兵讨董,我等也只能徒呼奈何!
如此下去,我以为继续留在洛阳,已经不可能再有所作为,反倒可能被董卓所害,故此便向曹校尉辞行,回转泰山募集兵马,接下来如果董卓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行废立之事,那么我必讨伐董卓!”
李琛一看鲍信这个人,绝对是那种性情耿直爽快之人,有什么说什么,于是对鲍信倒是非常佩服,另外听了鲍信之言,也算是基本上彻底对袁绍不抱希望了。
李琛叹息一声,拱手对鲍信说道:“董卓此人乃是一个残暴不仁,唯利是图之辈,只可惜这次我未能及时赶来,被轘辕关关都尉唐恩阻在轘辕关外六天之久,以至于未能及时赶到京师,未能救下当今圣上!
我来到此地之后,便力劝袁司隶将董卓强行逐出京师,但是奈何袁司隶迟迟不能下定决心,现在看来,董卓已经是势不可制,如此一来,只怕这天下真的要大乱了!
既然鲍都尉要回泰山,那么我也不留鲍君了!今日一见,琛非常钦佩鲍君,但愿以后我等还有机会共事!请鲍君多多保重!”
鲍信也叹息道:“既然现在事已至此,我也劝李候一句,洛阳此地已经不宜久留,与其继续留在此地,倒不如速回沛国,整顿兵马,一旦要是董卓这个逆贼胆敢自行废立之事,那么你我不妨共谋讨伐此獠!
今日我前来见李候,也是代曹校尉前来劝说李候,眼下董卓此獠,已经势大难制,倒不如先行退去,另谋它策!
话以带到,我也不再久留,咱们山高水远,来日方长!告辞了!”说罢之后,鲍信便起身告辞。
李琛也没有强留鲍信,心知鲍信对袁绍已经彻底失望,去意已决,继续劝他也没有什么用了,于是便起身亲自将鲍信送出了营地,互道珍重之后,目送着鲍信上马驰去。
一切因为袁绍的犹豫和胆怯,让事情朝着无可挽回的方向滑去,对此李琛和荀攸等人多次商议之后,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就在他们还在商议去留的时候,营外又来了一伙人,说是要向李琛宣旨。
李琛一听,便知是董卓对他的反应到了,这会儿皇帝正在董卓手中,既然是对他下旨,那么肯定就是董卓的意思了,于是便整理了一下衣冠出营接旨,看看董卓想要做什么。
前来宣旨的,乃是朝中的一个年轻的议郎,陪同他的人则是一队禁军官兵,见到李琛之后,便当众宣旨,大致意思就是圣上有谕,现如今阉党已经伏诛,京师已经安定下来,李琛不远数百里率军前来京师勤王有功,特赏千金,但是现在京师已经不需要李琛继续领兵驻扎在此地了,令李琛即日起率军退出轘辕关,率军返回沛国。
李琛听罢之后,看了看这个宣旨的年轻宣旨官,又看了看这宣旨官带来的那五百金,冷笑了一声道:“敢问这圣旨是出当今太后的意思,还是董州牧的意思?”
这个宣旨官听罢之后,脸上的表情一僵,李琛这话问的,让他真是没法回答,这圣旨谁都知道,是董卓的意思,现如今董卓已经让皇帝授他为司空,但是李琛却不称呼董卓为董司空,反倒是继续称其为州牧,意思当然是不承认董卓现在司空的身份。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9135/15754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