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留用薛礼
推荐阅读:皇后葬身火海,疯批暴君一夜白头、狗洞谋士、夫人被迫觅王侯、网游之超级掌门人、冬日宜喜欢、至尊修罗、聊斋之问道长生、嫁权贵:三爷野性难驯、长生之路、继室她娇软动人、
刘定虽然不愿意看到现如今陶谦和李琛杀来杀去的争抢地盘,可是他手头无兵无卒,也没人听他的,他除了顶了个王侯的封号之外,没有任何实力去跟李琛讨价还价。
而且现在彭城王还不富裕,因为中平二年黄巾之乱的时候,彭城就曾经遭到过黄巾军的洗掠。
这些年来徐州始终地方不靖,黄巾贼不断的在徐州境内四处大掠,王府原来的受益大幅降低,另外陶谦当了徐州刺史之后,还不停敲诈勒索刘定,刘定这个王爷存的那点私房钱,快被陶谦给掏空了。
现在李琛来了,刘定也不敢没有任何表示,于是还是咬着牙,从府中拿出了一些钱粮送给李琛,不过数量并不多,因为刘定实在是已经拿不出太多了,再拿的话,他王府上下就该喝西北风了。
李琛也不在乎多少,当面谢过了刘定之后,收下了刘定的馈赠。还回赠了刘定一份厚礼,算是给足了刘定这个汉室宗亲面子。
接着李琛在彭城盘桓了几日,邀请薛礼到城外观看了一次麾下豫州军的阅兵,让薛礼见识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精兵悍将。
薛礼之前也见过陶谦的徐州军,而且自己手下也有几千郡兵,但是见过了李琛麾下兵马之后,他不由得心中哀叹,难怪陶谦被李琛打的满地找牙,李琛麾下的兵将确实太精悍了,不但军容鼎盛,而且士气非常之高。
另外李琛的手下,基本上皆为悍将,听一下他们的经历,无不是经历过无数沙场厮杀,才成就了现在他们的地位,可以说都是沙场老将了,完全不似陶谦那些手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难怪陶谦不是李琛的对手,这次陶谦发动战争,想要收拾李琛,根本就是自取其辱,李琛如果不是因为南边还有袁术要对付的话,凭借着他的实力,现在估计就能把陶谦给推平了。
于是薛礼看过了李琛军的阅兵之后,李琛又让薛礼跟郭嘉和戏志才等一众谋士们接触了一番,薛礼通过跟郭嘉、戏志才这些李琛的谋士们交流之后,发现这些人虽然年轻,但是一个个却都见解非凡,特别是郭嘉和戏志才,都堪称是不世之材。
薛礼很惊讶李琛居然还招揽到了他们这样的人才,有了这些人的辅佐之后,李琛岂不是更加如虎添翼了吗?
反观一下陶谦这边,虽然陶谦也在徐州广揽人才,但是本质上陶谦却并不信任徐州人,而是更重视他的乡党们,也就是笮融、曹豹、曹宏等一众丹阳人。
陶谦重用笮融、曹豹,但是结果呢?笮融贪墨钱粮,而且还是个无能之辈,在治理下邳的时候,残暴不仁,为恶地方,最终却导致了他率领的左路徐州军,被李琛打了个全军覆没,以至于才让陶谦吃了这么大的败仗,说实在的,陶谦手下确实没有几个像样的人才。
两者一比,薛礼也就彻底失去了跟着陶谦和李琛为敌的念头了,他现在笃定的认为,陶谦未来肯定不是李琛的对手,迟早有一天,陶谦和李琛为敌会被李琛给灭了,他如果继续跟着陶谦混,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于是便下定决心,投靠李琛。
虽然他是朝廷任命的彭城相,但是现如今他也不傻,岂能看不出来当今朝廷早已成了摆设?各地群雄都在摩拳擦掌的想要拥兵自重,成就一番大业?
而薛礼自己也是一个郡国的守相,但是奈何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他的实力不足,根本不可能在这乱世之中也拼出一片天地,所以他注定就只能依附于更强大的势力才能保证生存。
之前陶谦作为徐州刺史,薛礼不得不听从陶谦的,而且陶谦此人性格高傲,而且很是强势,也颇有能力,所以薛礼也就只能跟着陶谦混了。
但是现在陶谦跟李琛作对,明显却不是李琛的对手,而且未来薛礼也不看好陶谦有能力扳回颓势,所以继续跟着陶谦混,只能自取灭亡,现在有了李琛这样更强大的靠山,薛礼为什么不选择投靠李琛呢?
而且他作为当初朝廷任命的官,也不算是陶谦的人,陶谦对他也没有什么知遇之恩,更没有很尊重他,他凭什么为陶谦效死呢?所以薛礼背叛陶谦投靠李琛,几乎没有任何心理上的障碍可言。
于是薛礼很快就当面向李琛表态,愿意追随李琛,襄助李琛成就一番大业。
而李琛看薛礼很识相,迅速的就选边站,投顺了他,对此李琛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薛礼乃是朝廷命官,正儿八经的彭城相,而且彭城不归豫州所辖,他要是直接把薛礼给罢免的话,难免会被人诟病。
所以薛礼如果能主动投顺于他的话,这件事才算是顺理成章,薛礼继续当他的彭城相,名义上还是归徐州所辖,但是实际上却听他的吩咐,这就比较完美了。
于是李琛赶紧搀起薛礼,好生的安抚了一番,命薛礼继续留任彭城相。
另外之前彭城没有设中尉之职,还有之前的郡丞这个时候早已弃官而逃,郡丞的位置也空缺了出来,李琛便命李源领彭城中尉之职,命孙方领彭城郡丞之职。
中尉和都尉其实是一样的官,在郡里称之为都尉,在国中称中尉,主要负责的是郡国的军事,李琛把李源放在彭城,是因为接下来彭城肯定会遭到陶谦的反扑,这里必须要有一个得力干将坐镇。
此人除了要有能力之外,还要在军中有威信,资历还要够格,而李源是最早跟着他的武将之一,而且还是他的族兄,能力方面这些年跟着他南征北战,也锤炼的相当不错,做事也很是沉稳,治军能力也不错,资历也足够。
而李琛手下虽然还有文丑、张郃、张辽这些大将,但是目前他们在自己手下的资历还尚浅,不足以服众,故此李琛便把李源授为彭城中尉,让李源掌彭城军事。
而且现在彭城王还不富裕,因为中平二年黄巾之乱的时候,彭城就曾经遭到过黄巾军的洗掠。
这些年来徐州始终地方不靖,黄巾贼不断的在徐州境内四处大掠,王府原来的受益大幅降低,另外陶谦当了徐州刺史之后,还不停敲诈勒索刘定,刘定这个王爷存的那点私房钱,快被陶谦给掏空了。
现在李琛来了,刘定也不敢没有任何表示,于是还是咬着牙,从府中拿出了一些钱粮送给李琛,不过数量并不多,因为刘定实在是已经拿不出太多了,再拿的话,他王府上下就该喝西北风了。
李琛也不在乎多少,当面谢过了刘定之后,收下了刘定的馈赠。还回赠了刘定一份厚礼,算是给足了刘定这个汉室宗亲面子。
接着李琛在彭城盘桓了几日,邀请薛礼到城外观看了一次麾下豫州军的阅兵,让薛礼见识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精兵悍将。
薛礼之前也见过陶谦的徐州军,而且自己手下也有几千郡兵,但是见过了李琛麾下兵马之后,他不由得心中哀叹,难怪陶谦被李琛打的满地找牙,李琛麾下的兵将确实太精悍了,不但军容鼎盛,而且士气非常之高。
另外李琛的手下,基本上皆为悍将,听一下他们的经历,无不是经历过无数沙场厮杀,才成就了现在他们的地位,可以说都是沙场老将了,完全不似陶谦那些手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难怪陶谦不是李琛的对手,这次陶谦发动战争,想要收拾李琛,根本就是自取其辱,李琛如果不是因为南边还有袁术要对付的话,凭借着他的实力,现在估计就能把陶谦给推平了。
于是薛礼看过了李琛军的阅兵之后,李琛又让薛礼跟郭嘉和戏志才等一众谋士们接触了一番,薛礼通过跟郭嘉、戏志才这些李琛的谋士们交流之后,发现这些人虽然年轻,但是一个个却都见解非凡,特别是郭嘉和戏志才,都堪称是不世之材。
薛礼很惊讶李琛居然还招揽到了他们这样的人才,有了这些人的辅佐之后,李琛岂不是更加如虎添翼了吗?
反观一下陶谦这边,虽然陶谦也在徐州广揽人才,但是本质上陶谦却并不信任徐州人,而是更重视他的乡党们,也就是笮融、曹豹、曹宏等一众丹阳人。
陶谦重用笮融、曹豹,但是结果呢?笮融贪墨钱粮,而且还是个无能之辈,在治理下邳的时候,残暴不仁,为恶地方,最终却导致了他率领的左路徐州军,被李琛打了个全军覆没,以至于才让陶谦吃了这么大的败仗,说实在的,陶谦手下确实没有几个像样的人才。
两者一比,薛礼也就彻底失去了跟着陶谦和李琛为敌的念头了,他现在笃定的认为,陶谦未来肯定不是李琛的对手,迟早有一天,陶谦和李琛为敌会被李琛给灭了,他如果继续跟着陶谦混,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于是便下定决心,投靠李琛。
虽然他是朝廷任命的彭城相,但是现如今他也不傻,岂能看不出来当今朝廷早已成了摆设?各地群雄都在摩拳擦掌的想要拥兵自重,成就一番大业?
而薛礼自己也是一个郡国的守相,但是奈何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他的实力不足,根本不可能在这乱世之中也拼出一片天地,所以他注定就只能依附于更强大的势力才能保证生存。
之前陶谦作为徐州刺史,薛礼不得不听从陶谦的,而且陶谦此人性格高傲,而且很是强势,也颇有能力,所以薛礼也就只能跟着陶谦混了。
但是现在陶谦跟李琛作对,明显却不是李琛的对手,而且未来薛礼也不看好陶谦有能力扳回颓势,所以继续跟着陶谦混,只能自取灭亡,现在有了李琛这样更强大的靠山,薛礼为什么不选择投靠李琛呢?
而且他作为当初朝廷任命的官,也不算是陶谦的人,陶谦对他也没有什么知遇之恩,更没有很尊重他,他凭什么为陶谦效死呢?所以薛礼背叛陶谦投靠李琛,几乎没有任何心理上的障碍可言。
于是薛礼很快就当面向李琛表态,愿意追随李琛,襄助李琛成就一番大业。
而李琛看薛礼很识相,迅速的就选边站,投顺了他,对此李琛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薛礼乃是朝廷命官,正儿八经的彭城相,而且彭城不归豫州所辖,他要是直接把薛礼给罢免的话,难免会被人诟病。
所以薛礼如果能主动投顺于他的话,这件事才算是顺理成章,薛礼继续当他的彭城相,名义上还是归徐州所辖,但是实际上却听他的吩咐,这就比较完美了。
于是李琛赶紧搀起薛礼,好生的安抚了一番,命薛礼继续留任彭城相。
另外之前彭城没有设中尉之职,还有之前的郡丞这个时候早已弃官而逃,郡丞的位置也空缺了出来,李琛便命李源领彭城中尉之职,命孙方领彭城郡丞之职。
中尉和都尉其实是一样的官,在郡里称之为都尉,在国中称中尉,主要负责的是郡国的军事,李琛把李源放在彭城,是因为接下来彭城肯定会遭到陶谦的反扑,这里必须要有一个得力干将坐镇。
此人除了要有能力之外,还要在军中有威信,资历还要够格,而李源是最早跟着他的武将之一,而且还是他的族兄,能力方面这些年跟着他南征北战,也锤炼的相当不错,做事也很是沉稳,治军能力也不错,资历也足够。
而李琛手下虽然还有文丑、张郃、张辽这些大将,但是目前他们在自己手下的资历还尚浅,不足以服众,故此李琛便把李源授为彭城中尉,让李源掌彭城军事。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9135/15763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